1. 痔瘡要做什麼檢查
1、肛門視診抄
最為常用的方法,依襲次查看肛門部位有沒有血液、黏液、腫脹、膿液、糞便,以及肛管處的情況;檢查有無內痔脫出,肛門周圍有無靜脈曲張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贅,必要時可行蹲位檢查。
2、肛管直腸指診
是重要的檢查方法,I、Ⅱ度內痔指檢時多無異常;對反復脫出的Ⅲ、Ⅳ度內痔,指檢有時可觸及齒狀線上的纖維化痔組織。肛管直腸指診可以排除肛門直腸腫瘤和其他疾病。
3、肛門直腸鏡
可以明確內痔的部位、大小、數目和內痔表面黏膜有無出血、水腫、糜爛等。
4、吸引式檢測方式
利用負壓技術將腫物從肛內吸出以便觀察,再通過精密的儀器進行分析判斷,腫物的成分,DNA等進行判斷准確的病情。
2. 去醫院怎麼檢查痔瘡
肯定要看的~~而且還要插肛鏡進去看呢~~
看你的痔瘡是到什麼程度了,回如果不用手術答的話費用還不是很貴
手術就麻煩哦,還是要先去檢查比較好
老實說我很理解你心情,因為我也沒有敢去檢查,但是好像越來越嚴重了,等我放假也要去醫院了,越早治療越好,剛開始還能吃葯,別像我一樣拖到要做手術才去,花錢就大了
3. 怎麼檢查自己有沒有痔瘡
痔瘡屬於肛腸系統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人都會長痔瘡。痔瘡最主要的表現可能就是肛門部位的墜脹感,還有大便帶血,有的會有腫塊脫出肛門外面。一般來說痔瘡的前兆可能就是大便有少量的出血,還有就是肛門部位有墜脹的感覺。
如果原來大便都比較正常,隨著病情的發展,出現以上這些痔瘡早期症狀,提示可能有痔瘡,但是還不能完全確定。如果有腫塊脫出肛門外面,這個可能就是痔瘡的痔核,一定要去醫院就診,主要是去肛腸外科做肛門指檢。
如果診斷痔瘡,一般還需要做一個肛門鏡或者是腸鏡檢查排除直腸和結腸的其他病變,因為腸道腫瘤有的時候也會引起出血,容易和痔瘡相混淆。
另外,痔瘡的症狀是一種良性的病變,和其他的惡性腫瘤不一樣,得了痔瘡也不要太擔心,一般來說通過保守治療,比如說用痔瘡膏,還有就是溫水坐浴,保持大便通暢,可以改善痔瘡的症狀。
如果比較嚴重的痔瘡是需要做外科手術的,一般不會危及到生命健康,但是如果痔瘡引起嚴重出血有可能會導致慢性失血,出現貧血的症狀。
4. 到醫院檢查痔瘡有什麼程序
一般檢查有肛門視診:觀察肛門及周圍有無脫出物,外痔、瘺口、膿腫、肛專裂等,直腸指診屬:又稱肛指檢查。檢查腸壁周圍有無觸痛、腫塊、波動、狹窄等。在直腸前壁,男性可捫及前列腺,女性可觸及子宮頸,手指抽出時,醫生會觀察手套上有無血液、粘液,顯微或電子結腸鏡檢,腸鏡是一種前端有鏡頭,鏡身柔軟的檢查器具,用監視器可以看見腸道內音部。讓患者躺在檢查床上,將腸鏡插入肛門,直腸黏膜就會呈現在監視器的屏幕上。以前,觀察直腸的腸鏡是用金屬製成的筒狀器具,到現在腸鏡的鏡身較軟,插入肛門不會引發疼痛感,還可以觀察到直腸更深的部位,術後恢復到正常狀態的時間長短主要與痔瘡的程度及採取的手術方式有關。另外,也與患者原有體質,並發其他疾病、手術損傷、切囗癒合、術後的治療和處置、營養等情況密切相關,要特別注意肛門的護理,具體就是坐要懸空透氣,便後要用水清洗,熏蒸坐浴要保證足夠時間。肛門護理是肛腸疾病康復的基礎,這個做不好,用葯和手術都沒有意義。備一個肛腸康復包。裡面有手持式衛洗麗幫助每次便後用水清洗;無痛透氣墊幫助懸空透氣肛門,促進傷口癒合;肛部水療器放到馬桶上幫助用坐姿完成熏蒸坐浴,確保時間。
5. 去醫院怎樣檢查有沒有痔瘡
傳統方法檢查: 1、肛門視診:用雙手將肛門向兩側牽開,除一期內痔回外,其他3期內痔多可在肛答門視診下見到,對有脫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後立即觀察,這可清楚地看到痔塊大小,數目及部位的真實情況,特別是診斷環狀痔,更有意義。2、直腸指診:內痔無血栓形成或纖維化時,不易捫出,但指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腸內有無其他病變,特別是除外直腸癌及息肉。3、肛門鏡檢查:先觀察直腸粘膜有無充血,水腫,潰瘍,腫塊等,排除其他直腸疾患後,再觀察齒線上部有無痔,若有,則可見內痔向肛門鏡內突出,呈暗紅色結節,此時應注意其數目,大小和部位。當然也有現代科技檢查,比如超導無痛電子肛腸鏡等等。
6. 去肛腸外科一般會怎麼檢查啊
臨床上常通過肛門指診,肛門鏡、乙狀結腸鏡、電子腸鏡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和凝血功回能化驗、答病理檢查等方法進行檢查或鑒別。
1、需要脫褲子,大夫不能透視。
2、痔瘡也分類型,內痔、外痔、混合痔,直觀的可能當時下判斷,如果有相應的症狀會進行內視檢查。
另外,當有便血等症狀時,人們通常以為是痔瘡,並不在意。然而要提醒的是,有些肛腸疾病容易與痔瘡混淆而被忽視,貽誤治療,所以有病不要自己下處方,請盡快到醫院進行專業的診療。
檢查體位:
1、通常採用左側卧位,有時因患者身體的原因或診治的需要,亦可採用右側卧位。正確的側卧位姿式是臀部靠近床邊,上側的髖膝各屈曲90度,下側髖膝屈曲成45度。此體位適用肛門直腸小手術或病重、年老體弱患者的檢查;
2、患者雙膝屈起,跪伏床上,肘關節緊貼床鋪,胸部盡可能下壓,臀部抬高。這是最常用的檢查體位,但不能持久,病重或老年體弱者不宜採用;
3、患者下蹲作深呼吸,用力增加腹壓,作排便狀,適用檢查直腸脫垂、直腸息肉、痔脫出和直腸腫瘤位置稍高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