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妝攻略 > 丑角怎麼化妝

丑角怎麼化妝

發布時間:2021-01-23 09:22:35

Ⅰ 丑角臉的介紹

丑角臉:又名「三花臉」或「小花臉」,武丑又稱開口跳。文丑分為官文丑、方回巾丑、茶衣答丑、巾子丑和彩旦,特點是在鼻樑中心抹一個白色「豆腐塊」, 用漫畫的手法表現人物的喜劇特徵。文丑分為官文丑、方巾丑、茶衣丑、巾子丑和彩旦。

Ⅱ 京劇 化妝方法

生角面部化妝的方法

京劇的生角(包括末角)由於年齡和性格的不同,老生、武生、小生(包括娃娃生),在面部化妝上是有所區別的。
老生(包括武老生)多扮演正派的中年人或老年人。中年人物(像藺相如、鄒應龍)面部化妝應端莊鄭重,氣宇軒昂。臉上略敷脂粉,畫眉抹彩,掛黑三髯。
扮演老年人物(如宋士傑、張廣才),臉上不宜過多的塗抹脂粉,須容顏老邁(掛白髯)。扮演老的英雄武將(像黃忠、蕭恩),面部化妝應於蒼老中帶有英雄氣概(掛白髯或參髯)。
小生扮演的是青年人(像付朋、張君瑞、許仙),臉上敷脂粉,描眉畫眼。面部化妝應眉目清秀,容顏俊美。
武生扮演的是青年英雄武將(像趙雲、武松、高寵),臉上略塗脂粉,印膛抹紅彩,眉眼吊的較高。使得眉宇之間,顯露出勇敢頑強的英雄氣概。
娃娃生扮演的是少年兒童(像薛丁山),面部化妝和小生差不多。不過,為了表現兒童的容貌特徵,須在印膛上塗一紅點。(這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面部美飾,凡是未成年的兒童,多在額間畫一紅圓點,叫做「點額」。)
生角的髯口——我國古代以長髯為美,戲曲角色扮演的中年或老年人所掛的髯口(又名「口面」),更要長一些。這種須髯的誇張,和角色的表演動作有著密切的關系。幾百年來,先輩藝人運用髯口創造了理髯、推髯、抖髯、甩髯、吹髯等表演程式(髯口功)對於誇張人物的心理狀態,有著很大的幫助。
生角的髯口,由於年齡和生理上的不同,分為「三髯」和「滿髯」兩種。三髯是三綹長須,有「黑三」、「參三」和「白三」三種。像《打嚴嵩》的鄒應龍,《群英會》的諸葛亮,抖掛黑三。老年人物,像《盜宗卷》的張蒼,《空城計》的諸葛亮帶參三。《連營寨》中的劉備,《捉放曹》的呂伯奢都帶白三。「滿髯」是連髯落腮,非常豐滿。生角一般只掛「參滿」和「白滿」。像《打漁殺家》的蕭恩掛參滿,《碰碑》的楊繼業掛白滿。
另外有「五綹髯」,是扮演關羽所戴。(也有戴黑滿的)。「二濤髯」比滿髯稍短,大都扮演院子、中軍。現在已不多見。
此外,劇中人有當場變髯口的,像《文昭關》的伍子胥,因為過不去昭關,焦急萬分,把胡須愁白了。由黑三改掛參三,再改掛白三。
近幾十年來,不少新編的歷史劇,採用了改良髯口。但在傳統劇目中是很少戴用的。

旦角面部化妝的方法

京劇中的旦角(婦女角色)由於年齡、身份以及性格的不同,大致有正旦(青衣和閨門旦)、花旦(包括花衫、貼旦、小旦)、老旦、武旦、刀馬旦、彩旦(丑旦)之分。
近四十年來,京劇的旦角化妝有著很大的變化。在從前,正旦和花旦的面部化妝是有所區別的。正旦多扮演正派的中年婦女,臉上略敷脂粉。扮演貧窮女子,大都穿青褶子,頭上不戴珠花,臉上不抹脂粉,或抹的很淡。花旦扮演的是性格活潑的青年婦女或輕佻潑辣的女角色,臉上必須濃妝艷抹。(頭戴珠花,穿花衫、花裙或花襖、花褲)。這兩種不同的化妝手法,既有生活上的區別,也有性格上的區別。(正旦、花旦又名青衣、花衫,就是由於角色的裝扮不同而得名的。)
但是,由於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審美觀點也有所變化。從前的旦角化妝,現在看來已經不夠美化了。近四十年來,京劇旦角的面部化妝,有著很大的藝術創造,在發型上和頭飾上也是如此。許多著名的旦角演員,參考了古代婦女的面部美飾,根據不同的劇中人物,塑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典型形象。不過,也有些旦角演員,單純地追求扮相的美化,不論扮演什麼角色,也一律是濃妝艷抹,這樣是不適宜的。要知道,青衣、花旦、武旦的面部化妝,現在雖然大致相同,但由於角色的年齡、性格和生活環境的不同,在藝術造型上,還是應該有所區別的。為了對京劇旦角的面部化妝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現在按照不同的角色略述如下:
正旦——多扮演正派的中年或青年婦女,面部化妝應容貌端正。扮演貧窮婦女(像趙五娘、秦香蓮)臉上雖塗抹脂粉,但不宜過重。扮演閨門婦女(像杜麗娘)眉眼畫的必須清秀,臉上的脂粉要略重一些。
花旦——所扮演的人物是比較廣泛的:有活潑天真的少女,像《春香鬧學》的春香,《小放牛》的村女。有輕佻風騷的婦人,像《烏龍院》的閻婆惜。也有性格潑辣的婦女,像《打灶分家》的李三春。這一些角色的面部化妝大都濃妝艷抹。但在眉眼的描畫上,應根據不同的人物性格有所區別。扮演少女,須在印膛上塗一紅點。
武旦、刀馬旦——扮演有武功的女角色(像孫二娘、穆桂英)面部化妝與花旦略同,但在眉眼吊得較高一些,以表現嫵媚中帶有英武氣概。(由武旦扮演的神怪角色,像《四洲城》的水母,《無底洞》的白鼠精,面部化妝相同。)
老旦——扮演老年的婦女,像《太君辭朝》的佘太君,大都是本色臉,不敷脂粉。但青年演員扮演的老旦角色,如果臉上不化妝,看起來很不像;須在額間、眉角和鼻窩略畫出幾筆皺紋,就能夠刻劃出老年婦女的面貌。
彩旦——由丑角應工,又名丑旦。多扮演封建社會「三姑六婆」一流的反派婦女(像《能仁寺》的賽西施),但也扮演一些滑稽詼諧的婦女(像《四進士》的萬氏)。面部化妝由於性格的不同,有塗脂粉的,也有不塗脂粉的。但大都在額角或腮邊點一顆黑痣。

凈角面部化妝的方法

京劇的凈角,有正凈(銅錘、老臉、黑頭)付凈(架子花臉)武凈(武花臉和武二花)之分。扮演的角色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面部化妝各有不同。演員扮演某一劇中人物,必須按照一定的譜式抅畫,叫做臉譜。(老生和武生抅臉的也包括在內)。
臉譜是一種誇張人物形貌的化妝手段,這種具有圖案意味的面部化妝,是運用寫實的和象徵的藝術手法,來表現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
戲曲臉譜和我國古代的歌舞面具,百戲的塗面,有著演變和發展的關系。人物臉譜,最早只有紅、白、黑三種與膚色相近的顏色,眉眼的描畫比較簡單,基本上是接近於寫實的。像關羽面紅,誇張為紅臉。包拯面黑,誇張為黑臉。只有裝神扮鬼或扮演綠林人物才五彩塗面。經過幾百年來的演變與發展,臉譜的構圖和色彩多相互摻雜,逐漸有形貌的誇張,成為顯示人物性格品質的化妝手段。這種特殊的面部化妝藝術,是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意圖的。它體現了封建社會中,人民對於劇中的人物的愛憎分明的情感和態度。但是,臉譜裡面也混雜著一些非現實主義的東西,我們還沒有探討出一個比較正確的解釋。現在只能按照老藝人們相傳的說法,對京劇臉譜的構圖和色彩的表現,略述如下:
京劇臉譜的構圖——京劇臉譜是在徽劇和漢劇的基礎上,吸收了昆、戈、梆子的表現手法加以變化和發展的。在譜式上,有「整臉」「粉白臉」「揉臉」「十字門臉」「三塊瓦臉」「花臉」「碎花臉」「歪臉」「象形臉」等不同的抅法。
「老臉」又名「六分臉」「兩膛臉」。多扮演正直果敢的老年武將,它們的面部化妝特徵,主要是兩道白眉的誇大,以表現劇中人物的老邁蒼勁。有紅臉,黑臉,紫臉,粉紅臉之分。紅臉像《群英會》中的黃蓋,黑臉像《北詐瘋》的尉遲恭,紫臉像《二進宮》的徐彥昭,都屬於兩膛臉的抅法。
抅「三塊瓦」臉的多是英雄武將(正反面人物都有)。「三塊瓦」的抅法主要著重於眉、眼、鼻窩和肌肉膚色的誇張。像《失街亭》的馬謖,抅油白三塊瓦臉;《鐵龍山》的姜維,抅紅三塊瓦臉;(均掛黑滿髯)老年人物多眉眼下垂,像《嘉興府》的鮑賜安,抅油白老三塊瓦臉。(掛白滿髯)
抅「十字門」臉的多是年老的英雄武將,像《草橋關》的銚期(掛白滿髯),《牧虎關》的高旺(掛參滿髯)。由於扮演的人物不同,眼瓦和鼻窩也略有變化。
另外,像張飛、牛皋的「花十字門」臉,項羽的「花兩膛臉」,是在「十字門」臉和「花兩膛」臉的基本譜式上變化而成的。
「粉白臉」又名「奸臉」,是把白色塗滿臉部,用黑筆抅畫出眉、眼、鼻窩和面部的肌肉紋理,以刻劃劇中人物奸險狡詐的性格。像《宇宙鋒》的趙高,《捉放曹》的曹操,都畫白奸臉。
「揉臉」又名整臉,是用紅、黑、紫等色揉臉部,然後抅畫出眉、眼、鼻窩和肌肉紋理。像關羽的揉紅臉、余千的揉紫臉等。以本來膚色抅畫黑白紋理的也屬於揉臉。(像姜子牙)
性格魯莽勇敢的英雄武將和綠林人物,多抅「花臉」「碎花臉」。花臉的譜式和色彩比較復雜,多綜合「三塊瓦」「十字門」的抅法加以變化,以一種色彩為主,其餘為副色。像李逵的黑花臉(均掛黑扎髯),馬武的藍花臉,程咬金的綠花臉,典韋的黃花臉。(均掛紅扎髯)
「半截臉」又名「元寶臉」,譜式是眉眼以下抅臉,上露肉腦門。像《鍘美案》的馬漢,抅元寶臉。
「歪臉」是面部五官的反常描畫,多形容面部凶惡或容貌醜陋的武角色。兇悍的像《祝家莊》的祝彪;醜陋的像《打瓜園》的鄭恩。
「象形臉」多用於神怪角色,像《鬧天宮》的送悟空(猿猴臉)《百草山》的孔雀明王(鳥形臉)、《芭蕉扇》的牛魔王(牛臉),把鳥獸形象賦予人格化,抅畫在演員的臉上,仍然具有鳥獸形象的感覺。
另外,像僧人、老道、太監都有一定的譜式,如《五台山》楊五郎、《野豬林》魯智深的和尚臉(掛虯髯);《蜈蚣嶺》王飛天的老道臉(掛黑扎髯);《黃金台》伊立的太監臉(光嘴岔)構圖多由三塊瓦變化而成。
京劇臉譜的色彩表現——臉譜的色彩表現,最早是面部膚色的誇張。像面色赤紅,誇張為紅色臉(如關羽)。面色黝黑,誇張為黑色臉(如包拯)。後來,臉譜由形貌的誇張,演變為顯示人物品質的化妝手段,紅色臉就成為忠誠人物的色相;黑色臉就成為正直人物的色相;白色臉就成為奸詐人物的色相。這種觀念形態的表現,是把寫實的 和象徵的藝術手法結合在一起,來顯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角色一出場,從劇中人物的藝術造型上,就給觀眾明確的人品概念——正義的或邪惡的;善良的或醜陋的。它長期被廣大的觀眾所熟悉所感受。按照相傳的說法:紅臉大多表現忠誠正義的人物,像關羽的揉紅臉,黃蓋的紅老臉;姜維的紅三塊瓦臉。黑臉大多表現正直或魯莽勇敢的人物,像包拯的黑臉,牛皋的黑花十字門臉,李逵的黑花臉。白臉大多表現奸險狡詐的人物,像趙高、曹操、秦檜的白奸臉。紫臉大多表現沉勇果敢的人物,像常遇春的紫三塊瓦臉。黃臉大多表現性格殘暴的人物,像典韋的黃花臉。花臉和綠臉大多表現勇敢頑強的人物,像單雄信的綠花臉、馬武的藍花臉。此外像金銀兩色多用於神怪化妝。
以上的色彩表現,是指京劇而言。各種劇種對於臉譜的色彩,各有其不同的表現手法。像京劇中的黃蓋抅紅老臉,贛劇中的黃蓋就抅紫老臉。京劇中的專諸抅紫三塊瓦臉,秦腔的專諸就抅黑白花臉。京劇中的徐彥昭抅紫老臉,河北梆子的徐彥昭就抅黑老臉。
京劇臉譜的形象符號——在京劇中有一些神話臉譜和人物臉譜,在臉上抅畫了形象符號。神話臉譜,像北斗星的腦門畫七星,表示他是天上的星宿。趙公明兩頰畫金錢,表示他是財神。人物臉譜,像趙匡胤眉心畫紅色跑龍,表示他是真龍天子。姜維腦門畫太極圖,表示他知陰陽,善八卦,通曉兵法。包拯腦門畫月牙,表示能晝斷陽,夜斷陰。楊七郎腦門抅虎字,表示他是黑虎星下凡。另外,也有在臉上抅畫兵器符號的。像典韋善使雙戟,就在眉心畫雙戟形。這一些形象符號,除神怪臉譜外,大都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是不符合臉譜化妝的真正意圖的。這是由於先輩藝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創作方法,受到舊時代的種種局限,因而使臉譜混雜著一些極不健康的東西,是應該予以剔除的。
臉譜的抅畫要有創造性——凈角的面部化妝雖然有一定的譜式,但演員根據對角色的體會,在表現手法上是可以有個人創造的。像郝壽臣先生和侯喜瑞先生都是以演曹操著名,但兩人的曹操臉譜,卻各有不同的神色。侯喜瑞先生的《戰宛城》曹操,臉上一團狡詐氣。郝壽臣先生的《群英會》曹操,卻在狡詐中帶有得意之色。這兩個曹操臉譜,結合著表情動作,都把曹操當時的心理狀態刻劃的活靈活現。所以,凈角的面部化妝雖然有一定的譜式,但又不能夠刻板的照譜描畫。好的演員能夠根據自己的臉型,結合面部表情和肌肉活動,把臉譜畫活了。這樣,不但不妨礙演員的表情,而且能夠幫助演員的表情。只有創造性掌握這一化妝手段,才能塑造出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來。
凈角的髯口——凈角所掛的髯口,有長髯有短髯。長髯有滿髯、扎髯、加嘴髯,頜下髯、劉唐髯。短髯有一字髯、虯髯等數種。
滿髯,較生角所掛的滿髯要長要厚。有黑滿、參滿、白滿和紫滿。像《群英會》的曹操,《別姬》的項羽,《失街亭》的馬謖,都掛黑馬髯。《宇宙鋒》的趙高,《牧虎關》的高旺,都掛參滿。《群英會》的黃蓋,《二進宮》的徐彥昭,都掛白滿。《甘露亭》的孫權,掛紫滿。另外有一種劉唐髯,是黑滿髯兩旁雜有兩縷紅須(插紅耳毛),是扮演赤發鬼劉唐所用。
扎髯又名開口髯,是露出嘴部的髯口,扮演勇猛的武角色所戴。有黑扎、紅扎、參扎、白扎等四種。(參扎和白扎已不多見)像《長坂坡》的張飛,《鬧江州》的李逵,都掛黑扎髯。紅扎髯具有很大的誇張性,大都扮演性格猛烈的武角色和神怪角色。像《取洛陽》的馬武(抅藍花臉),《鎖五龍》的單雄信(抅綠花臉),都掛紅扎髯。神怪角色像《鬧天宮》的溫天君(抅綠金花臉)《芭蕉扇》的牛魔王(抅紅金花臉)都掛紅扎髯。原掛黑扎髯的角色,像張飛的《造白袍》劇中因為年紀已老,便改掛參扎髯。(參扎和白扎在京劇中已經不多見)
頦濤髯(又名海下濤)是把胡須掛在頦下,露出嘴部。像《鬧天宮》的巨靈神掛黑色頦濤髯,《界牌關》的王伯超掛白色的頦濤髯。
京劇凈角所掛的短髯,常見的有一字髯、虯髯。一字髯簡稱一字,有黑一字、紅一字、白一字(白一字髯已少見)。像《金沙灘》的楊延德,《鍘美案》的馬漢,應掛黑一字髯。《太行山》的王英(抅黃花臉),掛紅一字髯。《金山寺》的法海,老扮相應掛白一字髯。虯髯是曲卷的短須,扮演有武功的和尚所戴,像《野豬林》的魯智深。
丑角面部化妝的特點
丑角在戲曲舞台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這一個行當所扮演的人物是多方面的:有滑稽風趣的老人,也有天真活潑的兒童(像《小放牛》的牧童)。有為非作歹的官吏(像《打麵缸》的大老爺),也有唯利是圖的商人(像《連升店》的店主)。有仗勢欺人的奴才(像《打嚴嵩》的嚴俠),也有陷害良善的小人(像《一捧雪》的湯勤)等等。這一些正面的或反面的人物,如果用其他的行當扮演,一般是難於充分的把劇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刻劃出來的。丑角塑造這些不同身份,不同性格、品質的劇中人物,無論在扮相上,在表演上,都有著鮮明的藝術特徵。
丑角的面部化妝(臉譜)一般是運用白色塊面的伸張或縮減,集中在描畫出眉、眼、鼻、口各部的神態。(也有塗畫黑臉的)。這種具有漫畫手法的化妝藝術,和丑角的表演風格是密切結合的。

Ⅲ 請問京劇演員上妝有哪些大致步驟啊

旦角的臉部化妝步驟
京劇的旦角,包括青衣、花旦、馬刀旦、武旦,在演出前都要根據劇中所扮演的人物特點進行面部和頭部的化妝與裝飾。旦角的化妝分為拍底色、拍腮紅、定妝、塗胭脂、畫眼圈、畫眉毛、畫嘴唇、勒頭、貼片子、梳扎、插戴頭面等程序。

1、拍底色:底色由紅、白色的化妝油彩調配成嫩肉色。底色的深淺要根據舞台燈光的強弱、人物的年齡、身份而加以區別。拍底色的順序是先腦門、鼻子、下巴後拍兩頰、兩腮和脖子。要注意是拍底色,不是抹,而且一定要拍均勻。還要注意眉眼、鼻窩、嘴角、眼角等細小部位要面面俱到,既不要色彩太薄,露出皮膚本色,也不要太厚,如戴面具。

2、塗腮紅:以大紅色化妝油彩為主,略加玫瑰紅色。方法是從眼窩、鼻樑兩側開始,壓住眉毛,再由上而下、由中間向兩側,由深漸淺地均勻地拍打,直到與底色融為一色。以上眼皮部位為最紅,要注意鼻樑、嘴角與底色銜接的部位要自然過渡,不要有明顯的紅白界線。塗腮紅時在技巧上要注意根據臉型的特點加以變化,起到彌補缺陷、美化臉型的作用。如圓型臉可把腮紅上下拉長;長型臉可把腮紅向橫向拉寬,再通過貼片子的技巧來幫助演員改變臉型的長短胖瘦。

3、定妝:即敷粉,在拍打的油彩上敷上一層薄薄的脂粉,可使油彩的造型固定在臉上。敷粉應先從腦門、鼻樑和底色部分開始,然後敷腮紅部分,敷好後再用刷子輕輕撣去浮粉

4、塗胭脂:用大紅、荷花、赫紅等顏色的胭脂塗在腮紅的部位。方法是從眼窩和鼻樑兩側,眉毛以下開始,自上而下、由淺至深。重點要突出的是上眼皮,下眼皮和兩頰要逐漸過渡到與底色一樣的深淺。胭脂的作用是使面部色彩更加鮮艷。

5、畫眼圈: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更是演員揭示人物心情的關鍵部位。所以畫眼圈要畫出生動的神韻來,才能起到烘托演員的表演的作用。同時,畫眼圈也要根據演員的眼睛大小、臉型胖瘦,進行比例的誇張。畫眼圈用的是眉筆或鍋煙,從下眼皮畫起,加寬上下眼圈的輪廓線。旦角演員基本是以風眼的形式,外眼角略往上挑,給人嫵媚之感。眼小者,眼圈線可畫得大一些;眼大者,眼圈線可畫得小一些;眼圓者,眼圈可畫得長一些;眼長者,眼圈可畫得圓一些;兩眼近的可以拉開距離;兩眼距離遠的可以畫得近一些。

6、畫眉毛:即用鍋煙和眉黑筆在原有的眉毛的基礎上加以誇張,如青衣、花旦要畫柳葉眉;武旦、刀馬旦要畫劍眉;彩旦要畫八字眉。畫眉毛的長短粗細曲直也要結合演員的臉型、五官的特點,從整體上進行協調和彌補,用鍋煙打好的眉毛要有毛茸茸的立體感。

7、畫嘴唇:即用大紅油彩勾畫上下嘴唇的輪廓。其畫法即採取以演員的嘴唇進行相反相成的原理進行勾畫:如嘴大的,可畫小畫薄;嘴小的可畫大畫厚;嘴鼓的,可畫癟;嘴癟的,可畫鼓,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畫嘴唇的美化作用。

在化妝時還要注意人物與行當的差別,如:青衣要顯得莊重、典雅,因此底色要淺一些,腮紅的部位要小一些,顏色也要淺一些,柳葉眉、丹風眼,眼圈不要太重、太寬;花旦大多年輕、活潑、天真,因此底色略深,腮紅部位略大一些,要顯示出青春的活力,眉毛要兩頭尖細,中間略、粗而彎,呈弦月型;口型要小,呈圓型,嘴角略往上挑。有的花旦的印堂還要畫一紅點,顯得天真,可愛;武旦和刀馬旦的底色要深一些,腮紅的部位也要大一些,以表示人物妁健壯和勇敢。

丑角的臉部化妝步驟-----作者:金光耀 來源:北京時代國粹文化
無丑不成戲,丑角是京劇的主要行當之一,包括文丑和武丑,文丑亦稱小花臉或三花瞼,武丑又稱開口跳。文丑分為官文丑、方巾丑、茶衣丑、巾子丑和彩旦。傳說當年唐明皇演戲,就是應工丑角.因皇帝的身份,演戲有諸多不便,為此皇帝特意在臉上掛一塊白玉,久而久之,丑角的臉上就留下了——塊白,這就是我們今天戲曲舞台上丑角所畫臉譜中的白色「豆腐塊兒」。當然這只是傳說而已,在長期的戲曲發展吏上.丑角的化妝根據人物的身份、年齡、性格、行為的不同和差異,也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統的臉譜,如腰子型粉臉、圓形粉臉、棗核型粉臉、箏型粉臉、元寶型粉臉、丑老臉、丑破臉以及碎臉、揉臉和象形臉等。其中最典型的是方巾丑,臉部中央用白粉勾畫—幅「豆腐塊兒」型的白粉臉,因此觀眾一看見這塊「豆腐塊兒」就知道這個演員是丑角。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方巾丑的「豆腐塊兒」粉瞼臉譜的勾畫方式和步驟:

一、化妝前的准備工作:
為了使勾畫的臉譜干凈、美觀,在化妝前必須剃掉全部頭發和胡須,尤其不能留鬢角和腦後面的頭發,否則將使整個臉譜污濁。然後再洗掉臉上的油垢和汗跡。

Ⅳ 京劇臉譜的丑角臉或小妖臉的介紹

1、丑角臉:在長期的戲曲發展史上.丑角的化妝根據人物的身份、年齡、性格、行為的不同和差異,也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統的臉譜。

其中最典型的是方巾丑,臉部中央用白粉勾畫—幅「豆腐塊兒」型的白粉臉。因此觀眾一看見這塊「豆腐塊兒」就知道這個演員是丑角。

2、小妖臉: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

關於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假面具。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一門藝術,國內外都很流行,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 小妖臉是其中的一種。

(4)丑角怎麼化妝擴展閱讀:

起源:

關於舞台臉譜的起源的說法,臉譜起源於我國南北朝北齊,興盛於唐代的歌舞戲,也叫大面或代面,是為了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物,說的是蘭陵王高長恭,勇猛善戰,貌若婦人,每次出戰,均戴兇猛假面,屢屢得勝。

人們為了歌頌蘭陵王創造了男子獨舞,也帶面具。戲曲演員在舞台上勾畫臉譜是用來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點,相貌特徵,身份地位,實現豐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臉譜是人們頭腦中理念與觀感的諧和統一。

參考資料:

網路--小妖臉

網路--丑角臉

Ⅳ 京劇丑角臉介紹

丑角是中國戲劇的一種程序化的角色行當,一般扮演插科打諢比較滑稽的角色。文丑以做工為主,武丑以武打為主。和凈角中的三塊瓦之間的區別不明顯。

丑角是中國戲劇的一種程序化的角色行當,一般扮演插科打諢比較滑稽的角色,由於傳說當年唐玄宗喜好 演戲,下場演戲時就扮演丑角,在宮中,他為逗楊貴妃開心,親自扮演丑角,一代皇帝扮演丑角未免有損國威,於是就在鼻子上掛一塊白玉。

因此後來丑角臉上便抹上白粉,而且上場時丑角總是第一個被化妝,而唐玄宗被尊為中國戲劇界的祖師爺,所以傳統劇團的團長都是丑角擔任,中國戲曲學院的第三任院長就是名丑蕭長華先生擔任。

(5)丑角怎麼化妝擴展閱讀: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

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丑角

Ⅵ 丑角臉譜簡介

丑角是京劇的主要行當之一,包括文丑和武丑,又名"三花臉"或"小花臉",武丑又稱開口跳。文丑分為官文丑、方巾丑、茶衣丑、巾子丑和彩旦,特點是在鼻樑中心抹一個白色"豆腐塊", 用漫畫的手法表現人物的喜劇特徵。

發展歷史:

在大明宮,有一個叫梨園的地方。由於唐玄宗痴迷藝術,這里慢慢的發展成為皇家藝術中心。唐玄宗喜歡丑角,經常在梨園化妝成普通百姓的模樣。一國之君扮演丑角無論如何有損於大唐帝國的形象,為了遮掩皇帝的尊榮,特意設計了一塊白玉掛在臉上,這就是中國戲曲歷史上丑角臉譜的來歷。在中國戲曲當中,丑角的鼻子都要描白,由於唐玄宗的緣故,丑角倍受戲曲藝人的推崇和尊敬,地位一直很高,在中國傳統的戲班不管身份和資歷如何丑角都是一個化妝的演員。

拓展資料:

在長期的戲曲發展史上.丑角的化妝根據人物的身份、年齡、性格、行為的不同和差異,也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統的臉譜。如腰子型粉臉、圓形粉臉、棗核型粉臉、箏型粉臉、元寶型粉臉、丑老臉、丑破臉以及碎臉、揉臉和象形臉等。其中最典型的是方巾丑,臉部中央用白粉勾畫-幅"豆腐塊兒"型的白粉臉。因此觀眾一看見這塊"豆腐塊兒"就知道這個演員是丑角。

丑角是中國戲曲的一種程序化的角色行當,一般扮演插科打諢比較滑稽的角色,由於傳說當年唐玄宗喜好演戲,下場演戲時就扮演丑角,而唐玄宗被尊為中國戲劇界的祖師爺,所以傳統劇團的團長都是丑角擔任,中國戲曲學院的第一任院長就是名丑蕭長華先生擔任。丑角一般不重唱,以念白和做工為主,念白和其他角色也不同,一般用普通口語,京劇中所謂"京白",各個劇種的劃分有所不同,但比較一致的大概分為如下幾種:

文丑以做工為主。

武丑 以武打為主,和凈角中的三塊瓦之間的區別不明顯。

彩旦 扮演女性丑角角色,一般如媒婆、仆婦一類的人物。

Ⅶ 在京劇中,生、凈、丑角(男)和旦角(女)的頭部化妝有什麼不同

旦角要有頭面
還要帖片子
也就是飾品
生一般要帽子或者是頭盔
丑角一般之是帽子
凈角一般也是角色的帽子
你是說臉部的化妝還是頭部的裝飾?

Ⅷ 丑角臉特點

在鼻樑中心抹一個抄白色「豆腐塊襲」, 用漫畫的手法表現人物的喜劇特徵。
俗話說「無丑不成戲」,別看丑角扮相既不俊美也不威武,可他們的身影幾乎在每一出古今梨園大戲里都有出現。在舞台上,丑角總能憑著插科打諢、幽默詼諧的表演,贏得廣大觀眾的喜愛,而他們的臉譜化妝同樣有著講究,可不是只畫個「豆腐塊」那麼簡單哦。
丑角臉譜看起來比花臉臉譜要簡單,特點是在鼻樑正中抹個小粉塊,俗稱『豆腐塊』,以表現他們的喜劇特徵,但每個丑角人物的小粉塊又根據其性格、身份、行為、年齡等不同特徵畫出不同的形狀。有方、圓、三角、倒八字、菱形、元寶形,再配上不同的眉、眼、鼻、嘴以及表情動作,表現出各種人物,而且包羅很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有姦猾的小人,也有善良可親的角色。

Ⅸ 在京劇中,生、凈、丑角(男)和旦角的關部化妝有什麼不同

生:在臉半部稍微彎點的地方塗紅油.
旦:在臉半部稍微彎點的地方塗紅油.
凈:全臉畫花臉.
丑:在鼻子的上面上粉
可以忽略

閱讀全文

與丑角怎麼化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5歲乾性皮膚起痘用什麼護膚品 瀏覽:290
深海娜美皮膚多少錢 瀏覽:532
正品減肥多少錢 瀏覽:837
蒙妮坦美容養生館靖南店怎麼樣 瀏覽:417
蘭州哪裡有白癜風醫院 瀏覽:50
做隆鼻哪裡整形醫院比較好 瀏覽:590
怎麼測試皮膚的年齡呢 瀏覽:516
植藻水能量化妝品多少錢一瓶 瀏覽:350
贛州市皮膚病哪裡最好的醫院 瀏覽:741
晩上吃什麼水果減肥 瀏覽:824
上海美容紋眉多少錢 瀏覽:506
汽車美容店換機油要什麼證 瀏覽:196
八大處整形外科醫院住哪裡 瀏覽:612
化妝生產許可證號在哪裡 瀏覽:212
中性皮膚適合用哪個護膚品比較好 瀏覽:192
舟山婦科醫院怎麼樣 瀏覽:928
皮膚敏感期擦什麼護膚品 瀏覽:755
水劑類化妝品包括哪些 瀏覽:921
珠海整形醫生方明技術怎麼樣 瀏覽:567
無錫整形哪裡好擅選瑪利亞重點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