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皮影的操縱桿怎麼用__帶圖片
能看懂嗎?這是2尺以下的皮影操縱桿的拿法。2尺以上的皮影有些腳上也有操縱桿,需要2個人操縱。
❷ 皮影是怎麼做的
人家問是怎麼做的?樓上的不懂瞎說/我簡單的說下。
1。選牛皮或者其他動物的皮。過去光皮就不好加工。現在有機器加工好多了。我們買來直接用。
2。畫稿。用針把圖案畫到牛皮上。
3,潤皮。牛皮乾的刻不動,在半干半濕的布里稍稍滋潤下。
4基本就可以開工了。先敲完鑿子。然後下來開始雕刻。雕刻的方法不是以下兩下可以說清楚的。太多了。我就是製作皮影的。可以去加我詳細談,也可以去我的淘寶店鋪看看。下邊圖片里有
❸ 皮影怎麼塗顏色好看
就是單純的抄這個頭像嗎?鳳凰襲一般是綠色,臉和眼睛、頭發是黑色、發攥上的花紅色、花葉綠色。頭頂的絨球塗紅色、嘴是紅色。這個皮影的主體也就這幾部分。其他一些小的結構就隨意吧。皮影塗色的原則就是紅、綠、黃、黑為主,雜色作為點綴少用。
❹ 怎麼畫皮影
看畫什麼樣的、傳統的影人大小有比例的。呵呵
❺ 最簡單的皮影人怎麼做
從網上列印皮影的圖片,用訂書機釘在厚些的卡紙上,用小尖刀按圖樣雕刻回,刻的時候在卡紙答下墊上一塊平整的膠皮,(如果不墊刻刀太費勁),刻完後把上面的圖樣拿掉,剩下的卡紙就是要的皮影,在按網上的樣子塗上顏色。就成了。刻刀可以用11號手術刀片做(用半截筷子從中間劈開,把刀片夾在中間,再用透明膠帶纏上)。膠皮可以用滑鼠墊,好找。不過用完後就有刀傷了。
其實正在的皮影是牛皮或者驢皮做的,這個估計不好找,只能用卡紙代替。
❻ 怎麼用水彩畫出皮影的效果
先畫再用含水多的筆渲染,把顏色洗成退暈效果。
❼ 自己該怎樣做皮影,怎麼操縱皮影,最好簡單一些(急啊!)
新華網 2001.06.15 09:39:11
中國皮影,在白色的幕幔上,通過三五位藝人的操縱,不只能表現人間悲歡離合,還能扮演千古沙場上金戈鐵馬的交兵和天神佛魔的出神入化、千變萬幻的場景,令人解頤歡悅。早在宋代,皮影戲「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的形式已臻完善。但是現代的操縱方法是清代道光年間才形成的。清代康熙、雍正年間,影人的操縱方法,還是以八根絲線系之,類似操縱木偶戲。清代文學名著,曹雪芹的《紅樓夢》第六十五回中,尤三姐斥罵賈璉時說:「提著影戲人子上場兒,好歹別戳破這層紙兒」。這里一個「提」字,說明當時還是提線操縱,一個「紙」字,說明當時還用紙幕。
現代操縱影人,各省有各省的拿法,各地有各地的耍法,形式不一,方法各異,各有巧招,但基本上是一根頸條,兩根手條,已不用八根絲線了。以唐山影的操縱方法為例,作簡要介紹:
演出影戲,特別是兩軍相爭的武戲,一般由兩個藝人操縱,一稱上線藝人,站在影台左方,拿影人由左向右方行進,左手持影人的脖條,右手大拇指與食指夾拿影人的右手條,中指與四指卡拿影人左手條。拿下線的操縱藝人站在右方,影人由右方向左方前進。
影人有不同的人物類型,也有不同的操縱方法,有的藝人還把這些操縱方法總結成藝訣。本世紀20年代樂亭縣王華班「把上線的」洪國昌,他對生、旦、凈、末、丑各行當的各種角色,在操縱上都有一套藝訣。
如《升帳點兵》的藝訣是:「穆桂英出場風擺柳,升帳亮相身一扭,單腳一抬回身走,坐在帳上威風抖。」對不同的旦角,亦有不同的要求:「正小兩手交,姑娘目下瞧,武旦風擺柳,花小手掐腰。」正小就是青衣,姑娘指閨門旦,花小即花旦或花衫。
對大奸面出場也有影人表演「程式」:「一步兩搖,眼睛上瞧,出場踏板,抖袖挺腰。」「板」指影台上的「鋪板」。
還有對硬巾武生和軟、硬羅帽武生的拿法:「輕比鴻毛還輕,重比泰山還重,立如亭亭玉樹,走如風吹落葉。」
藝訣的傳承和積累,反映著一門藝術的水平,影戲藝訣也是影戲藝人的經驗總結。
❽ 周傑倫的皮影戲怎麼樣
周傑倫、唐從聖 詞曲新火花 _劇力萬鈞 +插科打諢 +出神入化
激盪出最台的中國風、最皮的音樂戲!
關於皮影戲,又叫燈影戲,它是用燈光照射到刮薄的牛羊皮上,通過人物剪影的活動來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民間戲劇藝術。皮影是起源於中華民族的藝術,結合了民間工藝與戲曲。皮影戲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歷史悠久;民間藝人在幕後操縱著皮影人物,再伴以音樂和歌唱方式演出,也因此有「電影始祖」之美譽。
而這首以皮影戲為主題的歌曲,是由唐從聖寫詞,當初是從從先寫好了這首描寫皮影戲的歌詞,他透過化妝師杜哥拿給傑倫譜曲,傑倫看了以後覺得很有中國風的味道,不錯喔!這首【皮影戲】演出的戲碼不僅劇力萬鈞、更是」皮」的狠!唐從聖將皮影戲以獨特的文字魅力重新詮釋,時而文言時而詼諧,更加入了現代的幽默口語, 平常在屏幕上模仿與插科打諢的功力在歌詞創作上也不遑多讓,令人驚艷!也難怪傑倫愛不釋手。
而傑倫為了將文字里表現的幽默化成音樂,【皮影戲】的編曲,從前奏以中國風的笛子聲吹奏出西方的電子琴半音音階,搭配電子琴的midi音樂拉開序幕,有種」皮皮」的感覺,令人好奇這出皮影戲到底演得是哪出?後面更巧妙的將台灣古早味的民間走唱音樂與現代的電子花車音樂的元素融合一起,獨特的」台」味節奏與古典的中國風非常饒富趣味;再加上嘻哈rap融合中國的五聲音階以及京劇唱法,到了間奏的時候,電子琴的彈奏卻又變成了類似教會的聖歌彈奏方式,同一種樂器卻彈奏出不同的風格,催化出神奇的音樂上的化學變化,到底是中國風?還是西洋風?無法被歸類,卻令人印象深刻!變來變去出神入化,將中西文化以音樂上的變化完美創造出全新的音樂風格,也賦予了這個古老的民間藝術【皮影戲】全新的風貌!
❾ 皮影是怎麼裝飾花紋的
演出皮影戲的主要道具是皮影;皮影多為獸皮或紙板製作而成。製作皮影需回要有高超答的手工技藝。如今,國外不少工藝美術愛好者把皮影作為壁飾的櫥窗裝飾的欣賞品。河北灤縣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較為著名。皮影戲的內容,多為傳統的歷史戲、神話劇等。雖然各地製作皮影的風格不同,但精工雕刻造型概括洗練,裝飾紋樣誇張,具有藝術韻味,卻是共同的。
關於皮影的傳統雕刻技法和過程,藝人們歸納為順口溜說:"先刻頭帽後刻臉,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裝發須一身全,最後整裝把身安,刻成以後再上色,整個製作就算完"。
皮影,不僅具有使用價值和欣賞價值,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