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韓國化妝品上有中文字的是正品嗎
不一定的。
如果是來正規途徑在中國源售賣的韓國化妝品可能直接印刷中文,也可能在原本韓文包裝上貼上一張中文貼紙。
但如果你是通過代購途徑買來的,上面有中文就需要慎重的了解一下了,極有可能就是假的了,你可以拿到專櫃去驗貨,也可以要求賣家做出解釋。
如果這個韓國牌子本身就是中文字,那就另當別論了,比如「呂」「韓後」等
❷ 如圖,跪求大神解答。。。在韓國專櫃上買的化妝品,那個介紹牌怎麼會有中文是不是被騙了
很多化妝品都貼有中國標識,中國人買的多嘛。不用擔心。
❸ 為什麼很多韓國化妝品的名稱用的都是中文
現在韓國化妝品在國內也是非常熱銷的,所以肯定會有中文標簽,不然也看不懂
❹ 在韓國買化妝品有中文標識嗎
沒有中文標識的,但是我之前有聽說因為在韓國有很多中國人在那購買化妝品,所以有一個會中文的Ba噢,至於成分嘛,你問下名字再在手機上查吧
❺ 進口化妝品的中文標簽是怎麼回事
進口化妝品一般貿易需要貼中文標簽,這個是國家法律規定,就是外包裝內上要有貼一張中容文的翻譯標簽,代購屬於個人,不用貼中文標簽,正規的進口化妝品外包裝上的中文標簽應包含以下內容:
①產品名稱;②原產國或地區名稱(指中國台灣、香港、澳門),以及生產商名稱及地址,而不會像一些偽劣產品以簡單外文(如「Made in France」)蒙騙消費者;③經銷商、進口商、在華代理商在國內依法登記注冊的名稱和地址;④內裝物量;⑤生產批號及使用期限;⑥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批准文號;⑦加貼CIQ標志。對體積小又無小包裝的特殊產品,如唇膏、化妝筆等,應標注產品名稱和製造者名稱。總體而言,要有中文標注信息,標注標簽的外觀與原包裝外觀相近。
❻ 為什麼在韓國買的化妝品有中文標貼呢
規定進口中國產品必須有中文標簽
❼ 為什麼韓國專櫃化妝品的標簽里會有漢字
因為韓國以前就是用漢字 現在去韓國買化妝品的中國人越來越多 很多品牌說明書里也會有漢字
❽ 韓國雪花秀為什麼還寫的中文
因為中國漢字對韓國的影響很大,現在韓國的身份證、景點、軍隊學校的標語都在使用漢字。從3000年以前,箕子帶領殷商一脈到達朝鮮半島,建立箕子朝鮮,漢語就成為了朝鮮半島的官方語言。幾千年來,半島所有的文學著作,所有的科舉考試,大臣的奏章,都是用中文來完成得。
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於1443年(世宗25年)12月創建訓民正音(即朝鮮諺文),在全國廣泛發布是1446年。以前的韓國人,到了學校里就說中文,回家就說他們的土著語言。可是因為漢字的發音習慣跟他們的土著語言不一致,這就讓他們那些本來沒上過學的文盲學起來更加吃力。於是到了近代,朝鮮世宗李濤,覺得應該弄一種讓文盲容易學習的文字,於是就有了」諺文「。但是這種文字只是限於民間溝通,根本無法用於官方文書,因為有很大缺陷,要跟漢字混用才行。
在國內民族主義的思潮下,朝鮮半島南北於1948年廢除漢字的同時,用朝鮮語固有詞替換漢字詞的運動逐步開始,朝鮮半島開始專用諺文書寫,廢除漢字。
朝鮮民族於1945年左右獲得獨立後,在擺脫日本殖民影響的民族思潮的影響下,為了擺脫中國文化影響的烙印,廢除漢字的使用,規定韓國大街小巷都使用朝鮮諺文來標記,官方的文字也是只能使用諺文來記事,小學、初中課程不得教漢字,到高中漢字才列為與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外國語的選修課程。
(8)韓國化妝品為什麼會有中文標擴展閱讀:
歷史上,該語言在1392年以前隨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王朝被稱為「高麗語」,直至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之後,其即改稱「朝鮮語」。1897年,朝鮮高宗李熙稱帝並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因此這語言又改稱「韓國語」或「韓語」。二戰後,朝鮮半島南北分治,兩方各按照自己的國名來命名該語言,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之為「朝鮮語」,而南部的大韓民國稱之為「韓國語」。而中亞的朝鮮人之間則稱之為「高麗語」——但此處的「高麗語」與朝鮮半島的語言存在一定差異。
在中國,1897年大韓帝國成立以前,該語言只稱為「朝鮮語」或「朝語」。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建國以後,視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為整個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將中國國內及朝鮮半島所有關於朝鮮族文化和國家的字詞均以「朝鮮」稱呼,該語言也因而繼續稱為「朝鮮語」。
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建立邦交後,與韓國的直接文化和經濟交流迅速發展,韓國資本大量流入中國,該語言的課本、辭典等幾乎都以「韓國語」的名稱發行而且內容以韓國詞彙為主。因此,現在「韓語」和「韓國語」的稱呼在中國更加普遍。中國公立大學的外語學系大多以「朝鮮語」作為該語言的正式稱呼,但是幾乎所有教材以及授課內容都以「韓國語」為標准。中國出版的教材幾乎基本上使用「韓語」的稱謂,只有專門關於中國朝鮮族的教材才使用「朝鮮語」的表述。
資料來源:網路-韓語
❾ 免稅店商品為什麼有中文標簽
可能是出口轉內銷。
1、狹義含義
出口轉內銷,狹義是指本來打算出口國外的產品,因為各種原因(如貿易壁壘、國家政策的變更,本國與外國的關系發生變化等)不能出口到國際市場,廠家或商家為了減少損失,將貨物在本國國內銷售,或者是出貨到國外後,在核銷單過期之前未能收匯並核銷的。
當發生出口轉內銷之後,本次出口的這批貨將由出口的商品變成內銷的商品,不能再被定義成出口商品了。
2、廣義含義
廣義上的出口轉內銷是一種經營手法的轉變,指的是經濟危機背景下,原來外貿出口型企業受到國際市場消費的壓縮,產品銷售壓力加大,企業為求生存,把銷售途徑從國外市場改為國內市場,通過轉內銷的方式來獲得商品出售的新渠道,進而求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這成為企業在危機中尋求出路的一個途徑。
國內企業掉頭轉向做內銷,不但可以消化庫存,還可以通過促銷等手段盡快實現資金回籠,加大企業的利潤度和資金周轉率,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通過這樣一個轉向的機會,還可以拓展產品在本國國內銷售渠道,增加企業和品牌的知名度,增加市場機會。
(9)韓國化妝品為什麼會有中文標擴展閱讀:
到境內免稅商店購買外匯商品,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屬於符合規定的供應對象;
(2)特有符合規定的有效單證,即本人護照及經海關簽證的「入境旅客行李申報單」或者「進口免稅物品登記證」等;
(3)持有從境外帶入,並已向海關申報的外幣;
(4)符合海關對免稅物品驗放的規定,即旅客有準予帶進免稅物品的額度,並在限定物品品種、數量范圍內。符合上述條件的旅客可到指定的免稅
❿ 韓國免稅店化妝品為什麼有中文標識
因為中國人實在太多了 例如雪花秀店內3人面對30幾個客人 沒辦法一一作答所以都是後期貼上去的 顧客買回去不用擔心不會英文或者韓文 ,主要是一些中國人喜歡牌子的才會這樣 但是市區的就基本上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