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長大了想化妝品公司工作,從事研發化妝品之類的,請問大學該選什麼專業有什麼好的大學就業前景如何
精細化工專業,
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浙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就業還好,薪資看公司,像P&G工資福利就比較好,但是這個行業很多中小企業工資不高
B. 以後想從事化妝品研發類的工作,請問考研考什麼方向好,最好能說幾個學校
化妝品開發屬於精細化工類,我知道天津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精細化工很有名。
C. 以後從事化妝品行業考什麼大學最好,以後要學什麼專業
應用化學抄,化學工程與襲工藝是對口的專業,但其它與之相關的如食品,生物,環境等也不是不可以進入,因為這些專業的大學基礎課還是差不多的。但是即使大學學的是這些課程,也並不能保證能進入化妝品行業從事研發工作,因為全國學這些課程的畢業生實在太多了。所以,進入與化妝品行業相關的學校讀本科或是研究生課程為今年畢業進入行業提供了一條捷徑。
D. 以後想當化妝品研發工程師,考研去哪個大學好
做化妝品技術最好還是選精細化工一類的專業,有專門學化妝品這個專業的學校,但不多。生物制葯跟化妝品研發基本沒有關系。
E. 未來想從事護膚品研發類相關工作,大學選擇什麼專業比較好!
化學工程 或者應用化學 因為你想做研發所以從事化學相關的更好 護膚品行業的話只是你以後選擇工作的公司或者行業可以是此類行業 不用太急
F. 想研究化妝品報哪所大學
學化工類的吧,基礎強的就報華南理工吧,學校實力強,技術過關,而且廣州的市場環境也好。
G. 專業研究護膚的大學和專業
大學沒那個專業 但是偏向於化工類的可能學到一些擦邊知識 類似於化妝品化學(但是這是專科專業學得到的)還有就是 所謂的認可起碼是要考資格證的 也就是所謂的等級資格證
H. 有哪些研究所或學校搞化妝品的研發
我只知道化妝品專業大學最牛X的江南大學,其次是大連理工,研究所不知道
I. 如果想將來從事護膚品研發的要學什麼專業
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是對口的專業,但其它與之相關的如食品,生物,環境等也不是不可以進入,因為這些專業的大學基礎課還是差不多的。
但是即使大學學的是這些課程,也並不能保證能進入化妝品行業從事研發工作,因為全國學這些課程的畢業生實在太多了。所以,進入與化妝品行業相關的學校讀本科或是研究生課程為今年畢業進入行業提供了一條捷徑。
J. 哪所高校護膚品研發的相應專業比較好
廣東海洋大學(原名湛江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理、工、農、文、經、管、法、教等學科協調發展;以本科教育為主,加快發展研究生教育;以應用學科見長,兼有基礎理論學科的多科性海洋大學,是廣東省重點建設大學。2007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學校的前身是成立於1935年的廣東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她是廣東現代海洋水產教育的發端,至今已有73年的辦學歷史,培養了7萬多名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成為促進南海經濟開發和瀕海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學校分三個校區(不含寸金學院校區):主校區、霞山校區、海濱校區。主校區位於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質公園—湖光岩風景區旁,依山面海,環境優美,是求學成才的理想之地。
設有水產學院、食品科技學院、農學院、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航海學院、信息學院、軟體學院、理學院、文學院、法學院、中歌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政治與行政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體育與休閑學院、寸金學院(獨立學院)等18個二級學院。現有本科專業60個,高職高專專業2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農業推廣碩士學位點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扶持學科2個,廣東省名牌專業2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
設有廣東省海洋開發研究中心、廣東省水產經濟動物病原生物學及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教育廳)水產品深加工重點實驗室、珍珠研究所、海洋經濟研究所、南海海洋環境研究所、海洋資源與環境監測中心等18個科研機構。
學校辦學條件良好。校園佔地4911畝。教學樓、科技樓、圖書館、博物館、學生公寓、空調學生食堂以及文化廣場、運動場和標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學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校舍總建築面積達63.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76萬冊,教學科研設備值近1.7億元,固定資產值約13.6億元。學校有各類教學實驗室63個,其中經國家資質認定的計量認證機構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擁有包括水生生物博物館在內的校內外實習基地201個。水生生物博物館陳列標本近3000種,為全國高校中保存水生生物標本最多的博物館。
學校現有教師1031人,其中教授95人,副教授269人,博士116人,碩士493人。進入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3人,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共7人。全日制在校學生共18318人(不含寸金學院),其中本科生15491人,專科生(高職)2410人,碩士研究生417人;留學生9人;成人高等教育學生11000人。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勤奮、求實、敬業、創新」的校風和重視應用研究與科技推廣的優良傳統。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質量立校、學術興校、特色揚校」的辦學理念和「規模擴大與質量提高相結合,以質量提高為主;外延拓展與內涵充實相結合,以內涵充實為主;綜合發展與強化特色相結合,以強化特色為主」的辦學思路,通過優化學科結構,加強專業建設,實施素質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面向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充分肯定,近幾年學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以來在「挑戰杯」等各類課外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競賽中,我校學生共獲得國際性獎勵5人次,國家級獎勵84人次,省部級獎勵754人次。2006年、2007年我校學生分別應邀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五周年、香港回歸十周年演出,受到了文化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的高度贊揚。
科學研究取得較大進展,學術水平不斷提高。近三年,學校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等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81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7項,省部級項目115項,科研總經費7300萬元;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勵53項,其中省部級15項,「華南地區對蝦產業高效技術」項目獲2006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墨西哥灣扇貝養殖技術研究及推廣」項目獲2006年度國家海洋科技創新成果獎二等獎。對蝦種苗繁育及養殖、海水名貴魚類的種苗繁育及養殖、海水魚類病害防治、珍珠貝的養殖及育珠技術、水產品加工與貯藏技術、海洋葯物開發、雜交水稻育種等技術達到了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魚類、對蝦、珍珠等方面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得到廣泛推廣應用,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南方水產業的蓬勃發展,目前僅湛江地區的海水珍珠產量就佔全國的三分之二,對蝦產量就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學校自主研發的雜交稻新品種「博Ⅱ優15」在粵、桂、瓊三省區的推廣面積累計超過700萬畝。學校主辦的《廣東海洋大學學報》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學校在聯合辦學方面的多次成功實踐引起了省內外的廣泛關注。與國家歌舞團聯合創辦了「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聯合成立了「廣東海洋大學WTO研究中心」,前者被全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原教育部副部長周遠清教授譽為高等教育的一個創新。
學校廣泛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與海峽兩岸另兩所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台灣海洋大學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香港、台灣等地區的有關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聘請了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為名譽教授、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我國未來的發展必將更加倚重海洋。南海占我國海洋國土面積三分之二以上,海洋資源極為豐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國21世紀最重要的資源接替地,是中華民族參與國際經濟競爭最重要的戰略高地之一。廣東海洋大學作為我國南海之濱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學,肩負著培養高層次海洋科技人才、推進海洋科技創新、服務南海資源開發利用的歷史使命,正緊緊抓住海洋世紀的機遇,繼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強化管理,開拓創新,為把學校建設成為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鮮明,優勢學科水平較高,與我國海洋事業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在國內外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多科性海洋大學而努力奮斗。
還有海大2A,2B,3A,3B都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