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產後減肥應如何合理安排運動
自然生產完後第二天可以進行散步或是走路等較簡單的運動,促進胃腸回道蠕動,約產後兩三周後便答可進行伸展運動,如臀、頭、頸等,可以減少尿失禁,加速會陰收縮。剖宮產可以平躺、深呼吸,輕輕按摩腹部,之後再進行其他運動。
產後惡露結束後,可以進行散步或快速原地踏步的有氧運動,一周至少三次,不超過五次,每次30~50分鍾。產後運動要持之以恆,切記不要在身體還沒恢復好的時候就開始劇烈運動。
『貳』 產後如何健身瘦身
現如今,大多數年輕的媽媽孕前孕期抓緊「補」,於是乎很多身材都走了樣,孕前身材窈窕,產後體態臃腫。產後如何健身瘦身,恢復往日風采,成為新媽媽產後的首要任務。
很多新媽媽很盲目,不知道如何做有效,認為運動是非常有效的健身方案,於是超負荷的運動。但是婦產科專家們認為,新媽媽不宜在生育後馬上做減肥運動,剛生育不久就做一些減肥運動可能會導致子宮康復放慢並引起出血,而劇烈一點的運動則會使新媽媽的手術斷面或外陰切口的康復放慢,因為在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發生變化,使結締體素軟化,生育後的幾周內,一些關節特別容易受傷。如果新媽媽是剖腹產,情況則更加危險。所以新媽媽做瘦身運動應該選好時機才不至於損害到身體,順產媽媽一般在產後4-6星期就可以開始做產後瘦身操,而剖腹產媽媽一般6至8星期後,經醫生診斷傷口復原了,才可做產後瘦身操。
還有很多新媽媽今天聽說這種產後瘦身方法好,於是採用;明天又聽說哪種好,於是採用。。。。。。到最後,身體也沒瘦下來。
下面提供一套方案供新媽媽參考:
首先,產後兩小時後應該馬上帶腹帶:
因為生產時因「亡血傷津」、「元氣受損」、「余血濁液未盡」、而致「產後多虛多瘀」、「百節空虛」、「易生淤滯」,所以產後應該專家推薦馬上使用束腹帶,束腹帶還可以幫助剖腹產媽媽承托腰骨,減少腹部彎曲引致傷口的痛楚,推薦產後24小時之內帶上收腹帶。
其次,產後適量運動。
很多新媽媽認為坐月子應該進補,越是吃得多,喝很多油膩的熱量超標的湯,加上活動量少或根本躺著不動、坐月子期間繼續增胖的機會就大大提高。雖然產婦歷經大失血氣的生產過程,在坐月子期間充分休息是必要的,但休息不等於整天賴在床上動也不動。適度活動可以幫助傷口癒合及子宮、骨盆腔恢復。
所以,自然產、沒有產後大出血情況的媽媽、在生產後2―3天就可以下床走動、3―5天後就可以做一些收縮骨盆的運動,而在產後兩個星期,就可以做柔軟體操或伸展運動;至於剖腹產的媽媽,則看傷口癒合的情況,一般來說,產後一個月可以開始做伸展運動,而產後6―8周才適合做鍛煉腹肌的運動。要提醒的是,產後減重不適合太早開始,大多數醫師都建議應在產後6周,身體狀況大致恢復以後再開始進行。
最後,應該限制飲食熱量。
產後哺乳媽咪每天應攝取熱量不低於2000千卡,如果產後不哺乳,熱量攝取應控制在1800千卡以內。並應減少食用油和糖的攝取,增加蔬菜的攝取量,建議多吃那些易產生飽腹感且卡路里含量低的食物,如海藻類、蘑菇類。食物以肉類、鮮魚、大豆、豆腐、牛奶等優質蛋白食品為主。以魚代肉,以水果代替零食,多吃菜少吃飯。
另附:產後6--8周後的減重計劃
原則:適度限制飲食-每天運動30分鍾-局部肥胖對策
目標:一星期最多減1公斤
一是限制飲食:
l、沒有哺乳或停止哺乳的媽媽,可以適度減少每天攝取的熱量,例如減少300--400卡,但是不建議低於1200卡。如果熱量攝取太低,不但容易餓,體力也差,很難持續下去,再者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足,耗損健康。況且長期熱量攝取太少時,人體的新陳代謝率也會跟著自動調低,而新陳代謝率一旦降低,減肥會更加困難,而且很容易復胖。
2、哺乳的媽媽不適合過度限制熱量攝取,會影響乳汁分泌。其實,哺乳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的減肥方法,每天可以多消耗500--700卡熱量。
3、飲食定時定量,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4、不論自己做菜或外食,多選擇蒸、煮、鹵、烤、燉等低油烹調方式。
5、減少油脂攝取:選吃瘦肉、去皮的雞肉和魚、少吃油炸食物(一星期不超過兩次)。
6、少吃甜食、少喝合糖飲料。如果真的無法抵抗誘惑,就和朋友、家人分著吃,只吃一半或三分之一。
7、正餐之外覺得餓或想吃東西時,不要太限制自己,不過要控制量和有所選擇。可以先倒一杯熱水喝,等15分鍾之後,如果你還是覺得餓,再吃東西。比較好的選擇包括吃2塊蘇打餅干或是喝一瓶優酪乳,另外像一份水果、一個茶凍等低熱量的點心也可以。如果是晚餐之後想吃東西,不妨煮鍋蔬菜湯喝。
8、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做其它事情。進食時細嚼慢咽,速度不要太快,這樣有助於消化正常,也可以增加飽足感,避免過度進食。
二是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例如健走、慢跑、游泳、有氧舞蹈、騎自行車等,是消耗熱量、減去脂肪最好的方法。不僅如此,持續進行有氧運動可以增加身體的肌肉、提高基礎代謝率,比起只靠節食減肥更快、更有效果,而且不易復胖。
做法:以每小時步行5公里的速度健走,30分鍾大約可以消耗125卡熱量。每天走30分鍾,加上減少攝取400卡熱量,一個月至少可以減掉2公斤。
三是日常運動:
如果真的太忙,或者怕太累,無法每天定時做30分鍾的運動,那就要設法在日常生活中製造活動機會,讓零碎的活動量加起來至少達到30分鍾。
做法:
1、提早幾站下公車或捷運,花15分鍾走路回家。
2、搭乘捷運時,不搭電扶梯而改爬樓梯。
3、如果住家或辦公室位居高樓,正好可借著爬樓梯運動。
4、選擇遠一點的餐廳或商店,10分鍾走路去吃飯、買東西。
四是局部肥胖對策:
多數生完孩子的媽媽都會發現,即使最後體重恢復標准,但是仍會有局部肥胖的困擾,尤其是懷孕時特別容易堆積脂肪的腹部、臀部、腰部及大腿等處。所以除了進行有氧運動來消耗大部分脂肪外,針對局部肥胖,就只能配合做局部肌力訓練,強化這些部位的肌肉,更顯緊實。
醫學健美專家認為,女性的身體為了孕育新生命,自然會有骨架變大(尤其骨盆腔)和腹部周圍脂肪變多的情況,一切變化都是為了保護胎兒。所以,媽媽如果換個角度想,應該就不用太在意了。
方法:
1、保持愉快心情,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尤其第一次當媽媽的女性,面對一夕間改變的生活,壓力已經不小,所以對於產後恢復身材,最好不要太著急,也不要太要求完美,其實只要給自己一段時間和耐心來做,身材一定能恢復。
2、體重超重過多時,應該尋求專業協助。如果產後6個月,身體質量指數(BMI)仍大於23,體重又比懷孕前增加5公斤以上,加上體重一直停滯,無法往下減時,最好能到醫院的減肥門診尋求專業協助。
3、恢復身材的局部運動。局部產後運動的目的在於產後身材完美減重及減輕生產造成的身體不舒服及功能失調的情形,主要作用是協助骨盆韌帶排列恢復、腹部及骨盆肌肉群的功能恢復,並且使骨盆腔內的器官位置復原。
『叄』 產後應該怎麼運動減肥
吃點清淡的東西吧。。運動就看你想怎麼運動了。。騎單車蹬腿還是跳繩呢。。 求採納
『肆』 產後如何正確運動和鍛煉
婦女生完孩子後到生殖器官完全恢復,約需要一個半月到兩個月時間,有些婦女缺乏保健知識,在這期間整天躺在床上,不敢下床活動,往往導致精神不佳,食慾減退,睡眠不好,四肢無力,生殖器官恢復緩慢等情況,嚴重地影響了母親的身體健康和對嬰兒的喂養。反之,如果早期下床活動,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則對身體有很多好處:能使子宮更好地收縮,更快地停止流血,還可以預防因產後腹肌鬆弛而發生子宮的變位、脫出、產後便秘或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合並症。
根據產褥期的特點,一般來說,在產後12小時即可坐起來吃飯喝水,給小孩餵奶,換尿布,24小時即可下床活動,到廁所解大小便。如有難產或會陰撕裂傷可推遲兩三天下床,但也不可超過五天。產後一周最好能做仰卧起坐、縮肛運動、膝胸運動、交叉運動,其具體做法是:
(1)仰卧起坐仰卧床上,兩手放在體側,手不用力身體慢慢坐起來,如坐不起來,再用手扶床沿幫助,然後再躺下。如此反復5~10次,這樣能鍛煉腹部肌肉的力量,防止懸垂腹。
(2)縮肛運動仰卧床上,雙膝屈起,兩手扶床,臀部向上抬,同時用力收縮或放鬆肛門,每次30~50次,這樣能鍛煉盆底肌肉,防止發生子宮脫垂及大小便失禁。
(3)膝胸運動先跪在床上彎下腰,兩前臂和胸部貼在床上,臀部高高拱起來,然後胸部、臀部用力前後移動,由弱到強,每日早晨兩次,每次30~50下,這樣能鍛煉腰部肌肉的力量,並防止腰疼和子宮後傾。
(4)交叉運動先端坐在椅子上,兩腿盡量交叉,兩手輕輕扶住兩大腿,原地不動站起來,然後再坐下,這樣反復坐立,每日兩次,每次20~30下,能鍛煉盆底肌肉的力量,防止子宮脫垂和痔瘡。
產後半個月可以到室外散散步,做做廣播操,產後兩個月,才能參加激烈的運動,要根據自己身體的恢復情況,量力而行。
如果產婦由於會陰破裂而施行了縫合手術,在癒合期,不要做帶分腿動作的練習。另外,在分娩時施行了手術,失血過多或體溫升高,產後不應立即運動。一般產婦產後6個星期內,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一些體操練習。產後4個月,身體機能已經恢復,可進行正常的體育鍛煉。但由於要哺育孩子,在哺乳期間不宜進行劇烈運動,以防止乳水減少或停止。產後,凡遇體溫升高,出血、感染等症狀,都要停止體育鍛煉。
『伍』 產後如何減肥
現在單一的瘦身方法效果都已經過時了,想減肥必須的先去除頑固的抗體,我身邊好幾個朋友都在用去抗體瘦身法,先把身體內的油脂,垃圾毒素清理出來,再燃脂瘦身,月瘦25斤的都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