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利潤點怎麼算
利潤點也就是復利潤。利制潤=收入減去費用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利潤=收入—成本—費用。
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毛利(利潤)
5-3=2
利潤佔比=利潤/收入*100%
2/5*100%=40%
利潤是2元。利潤點是40%。
拓展資料:
利潤的本質是企業盈利的表現形式。利潤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潤所不同的只是,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對全部成本而言的。因此,收益一旦轉化為利潤,利潤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質生產就被賺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頁),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賺錢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的本質就是:它是資本的產物,同勞動完全無關。
Ⅱ 利潤點怎麼計算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回失+公允價值變動答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其中營業收入是企業經營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營業成本是企業經營業務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是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
(2)美容品利潤點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賬簿記錄是計算利潤的依據,要使利潤計算得真實、准確,必須保證賬簿記錄的真實、完整、准確,因為賬簿是記錄各項經營業務和計算財務成果的依據。
由於賬簿核對只能保證賬簿記錄正確,但如果賬簿記錄與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不一致,也必然會影響企業利潤的真實性。因此在賬簿核對的基礎上還必須進行賬實核對,進行財產清查。如果發現賬實不符,應以實物為准,經報批後,調整賬簿記錄,以保證賬實相符。
Ⅲ 請問產品的利潤點是怎麼算的
你降了2.66-1.98/2.66=25.56%對方的利潤點有2.3-1.98/2.3=13.91%
Ⅳ 家庭式美容院怎麼算盈利率
一、 開店成本及利潤分析
A、美容院裝潢投資及綜合性配套預算:
裝修費用預算
占投資額15%左右
設備投入預算
占投資額25%左右
產品種類選購
占投資額10%左右
產品策劃及促銷的預算
占投資額10%左右
人才投入
占投資額20%左右
動作資金
占投資額20%左右
B、營業目標與利潤:
1、美容院收入項目:A、產品銷售 B、服務收入
2、美容院支出項目:
(1)、 租金、稅金
(2)、日常損耗(水、電、電話、維修)
(3)、員工福利、薪資
(4)、產品的采購和庫存
(4)、宣傳費、DN單張、公關費
(5)、固定資產(包括儀器設備、裝修)折舊(按2年算)
(6)、雜支(店內管理費用及零星開支)
案例:一美容院面積:100平方米;床位8;固定資產投資15萬元
每月支出:1、租金、稅金:5000元/月;
2、日常損耗:500元/月;
3、員工福利、薪資:12000元/月;
4、宣傳費、公關費:300元/月;
5、固定資產折舊:150000÷24=6250元/月
收入:(假設無產品銷售)
單次服務收費:100元/次,單次產品成本:20元/次,單次服務毛利=80元/次
所有開支:500+500+12000+300+6250=24050元/月
平均每天開支:24050÷30=800元/天
盈方平衡點:800÷80=10人次/天
3、營業目標的確定 在沒定目標時,通常以獲利率40%來計算
案例:估計美容院每個月的支出為24050元
營業目標=24050÷÷0.4=60125元/月才能保證美容院的正常利潤
4、營業分配
服務收入與產品銷售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利,由於服務收入受空間、設備、員工數量等條件限制,不可能無限制增加,但產品銷售卻基本不受這些條件的限制。賽萊拉連鎖機構一般遵循4:6的比例,即服務佔4,銷售產品佔6,銷售產品的比例越高,意味著這個美容院越賺錢,但是不能無限地提高它的比例,服務收入的比重下降將會影響服務質量,將美容院變成了商場。
例:每月營業目標60125元
服務收入:60125*40%=24050元。按單次服務收費100元算,
2105010÷100÷30=8人次/天,即每天的目標是服務8人次
銷售收入:60125*60%=36075元。按單瓶化妝品平均價位在150元/瓶算,每天的銷售目標是8瓶。
更多美容院學習,輕關注華莎輕連鎖微信公眾平台:wasa360
Ⅳ 利潤怎麼算,多少點,怎麼根據售價查看利潤
1、我賣給別人的產品120元一個,我賺二十個點的話
成本=120*0.8=96;賣價回=120
利潤=賣價-成本=120-96=24;賣價=成本/(1-利潤率)答=96/(1-0.2)=120利潤率(二十個點)
利潤率=1-(成本/賣價)=1-(96/120)=0.2;賣價=成本/(1-利潤率)=96/(1-0.05)=101 利潤率(5個點)
利潤率=1-(成本/賣價)=1-(96/101)=0.05
2、還是比如我100的成本賣給別人20個點
成本=100;賣價=成本/(1-利潤率)=100/(1-0.2)=125
利潤=賣價-成本=125-100=25
總結:
成本=賣價*(1-利潤率)
利潤=賣價-成本
賣價=成本/(1-利潤率)
利潤率=1-(成本/賣價)
(5)美容品利潤點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利潤=售價-進價 利潤率=(售價-進價)÷售價
成本利潤率=利潤÷進價×100%
利潤率=利潤÷售價×100%
商品利潤(毛利) = 售價 - 進價 - 稅金
網路-利潤
Ⅵ 利潤點怎樣計算的
利潤點數有兩種:
第一種是成本利潤點,計算方法為內利潤點=利潤內/成本*100%;容
第二種是收入利潤點,計算方法為利潤點=利潤/收入*100%。
利潤點(用百分數表示),10個點的利潤即10%的利潤。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Ⅶ 美容院怎麼盈利
開美容院,美麗有賺錢的行業,但是美容院如何才能「贏利」或者美容院如何才能保證「持久贏利」,這是一個永恆的行業話題。美容業的整體高速發展說明了這是一 個高贏利、高成長性的朝陽產業。美容院也不例外,應該是這一產業中受益最大的一個階層,但美容院經營成功度之低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美容院如何才能「贏 利」或者美容院如何才能保證「持久贏利」,也許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作為第三產業鏈中的終端環節,美容院,是所有專業美容化妝產品通往消費終端的唯一出口。
而美容院的經營者則緊緊把守著這一終端出口的大門。盡管美容院的經營者掌握著這樣或那樣的優勢,但由於缺乏科學的管理系統和健康的經營方針,大多數美容院經營狀況不甚理想。有人曾經對某城市的美容院作過一個跟蹤調查,發現美容的新舊更迭頻率特別地高。
通常在商業零售領域,開一間150平米的便利店或百貨店至少可堅持8-12個月左右,才可能因經營問題 而關門或轉產。而在美容業,一家新美容院在開業三個月後因經營無法步入軌道而導致轉讓停業的比率要大大高於同為服務業的百貨零售業。這樣一來,美容院的經 營風險便可想而知。
但是,美容業的整體高速發展又說明了這是一個高贏利、高成長性的朝陽產業。美容院也不例外,應該是這一產業中受益最大的一個階層,但美容院經營成功度之低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
根據多年來與美容院的業務交往,同時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這些不贏利的美容院均存在下列兩種問題:
1、缺乏服務力;
2、缺乏銷售力;
更有甚者,業內相當一部分美容院是既無服務力,也無銷售力!這樣的美容院如果不是在當地利用某種特權而能生存的話,其經營境況是可想而知的。
美容院經營的黃金法則
美容院經營的黃金法則是:服務力 銷售力=持久贏利。
上述法則在國際或國內都有成功的案例,如法國詩妍麗、北京永康、柔婷集團等。美容業是一個以服務為主導的行業。行業的特色是強調「服務」。然而,任何一個「服務性」的行業如果缺乏產品的支持,缺乏銷售產品的力度,那麼,這個行業的「贏利性」便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百貨零售業是突出黃金法則的最典型代表。作為第三產業鏈中的一員,百貨零售業也是一個以服務為主導的產業,但這個產業由於突出了服務力與銷售力的有機結合,則便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其中的代表有上海聯華、北京華聯、南京新百、沃爾瑪、家樂福、好又多等商業巨頭。
「持久贏利」是一個難度系數頗高的詞。在過往的經營中,美容院的經營因突出了服務力或銷售力這兩者中的 某一項而取得了不錯的發展,獲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競爭益發加劇,風雲變幻中,美容院經營者獨守一招顯然已難以支撐這種愈來愈 惡劣的市場狀況。這時候,何去何從成了他們考慮的首要問題。
「持久贏利」從字面上可以拆開來進行分析和翻譯:
我們看「持久」這個詞,首先這應是技巧型的。所有的持久必須是技巧的突出表現。一招用到老只能體現短期的經濟行為,不能長久,而根據市場變化採取靈活的技巧則是持久的傑出體現。
再看「贏利」。應該是原則型的。所有的贏利必須是經營原則和經營模式的突出表現。根據市場狀態設計美容院獨特的經營原則和經營模式是確保贏利的基礎。
根據上述對「持久贏利」的翻譯,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優秀的服務力和銷售力在穩定的經營原則和經營模式的支撐下,加上靈活的經營技巧是確保美容院成功經營並贏利的不二法則!
Ⅷ 化妝品行業利潤怎麼算
幾乎所有人都認定化妝品行業是一個「暴利」行業。但化妝品行業的確「暴利」,但暴利的背後的確藏有玄機。
化妝品行業生產門檻低
以相宜本草為例。相宜本草生產大多都已經外包,自有工廠主要用於研發、試生產等用途,並不進行批量生產。公司的生產設備凈值僅為78.35萬元,其中最主要的設備為均質乳化機。2011年,相宜本草自有工廠生產產品僅為82.5萬件,以平均售價計,這些產品可實現銷售額約2400萬元。足夠使固定資產周轉率高達30次。與相宜本草有類似情況的還有美即面膜的情況。2009年,美即的工廠的設備凈值只有606萬港幣,但它生產面膜超過4000萬片。其收入卻貢獻了當年總營收3.7億港幣中的約80%。
化妝品行業原料也很簡單
美即面膜的生產原料只有有水、精華成分和無紡布。其中,精華的成分為化學綜合劑,含有玻尿酸、膠原蛋白以及乳納酸。相宜本草的原料中最主要的是蠟類、油類、酯類及它們的衍生物類,占總生產成本的10%。其他還包括一些天然提取物、添加劑等。但是,化妝品的原料只佔了生產成本的一小部分。相宜本草只佔生產成本的28.52%。
化妝品最重要的成本通常在包裝上面。例如相宜本草的包裝材料成本就佔了總生產成本的55.57%,基本上是原材料的兩倍。2009年,美即面膜的包裝物料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41.6%,與原材料所佔比例成本相當。
化妝品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無外乎是加熱、攪拌、乳化、冷卻這幾個環節。這些環節的生產周期都不長。美即面膜從製作到包裝成品的生產周期僅為八天,這其中大部分時間花在包裝上面。而參考自然美產品的生產流程,其最核心的幾個生產環節只需不到兩個小時。
上述包括原料、包裝材料、生產成本在內的總成本,構成了化妝品企業的銷售成本。但這些成本占化妝品企業總成本的比例依然很低。相宜本草和美即面膜的銷售成本比例分別為19.7%和23.1%。相對應的這兩家企業的毛利率分別為80.3%和76.9%,可見其毛利相當之高。
這里毛利的計算還未考慮渠道成本。不論是國際品牌還是國產品牌,基本上都沒有品牌自建渠道的。他們都是通過分銷商或者終端零售商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這些市場主體還會分走相當大一部分的利潤。銷售成本、品牌利潤、渠道利潤最終構成了化妝品的終端零售價。這三部分當中,銷售成本所佔的比例較低,這也是人們抨擊化妝品暴利的主要依據。渠道的意義在於使消費者能夠直接接觸產品,但是商家在其中獲得了相當高的利潤。品牌商的利潤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於品牌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