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皮膚乾燥發癢怎麼辦
皮膚乾燥並有點癢,需要注意下方幾個方面:1.避免過度清洗和搓澡,避免洗澡過勤,清洗時避免水溫過高,少用洗滌用品;2.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蔥姜蒜、辣椒、酒等);3.應穿顏色淺純棉寬松的內衣;4.多應用潤膚霜;5.排除可以引起皮膚乾燥及瘙癢的疾病(如甲狀腺疾病、糖尿病、肝腎疾病等);6.瘙癢時可以外用一些中葯制劑或弱效糖皮質激素制劑外塗(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必要時可以口服抗組胺葯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皮膚瘙癢乾燥是比較令人難受的狀態,該怎麼辦:1、盡可能的要找到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比如有沒有內科疾病、糖尿病,還有肝臟受損、肝功能異常或者腎功能受損,有腎病病人會容易出現皮膚瘙癢、乾燥的情況。如果有,一定要及時的治療原發病,原發症狀控制以後,皮膚瘙癢乾燥也能得到緩解。2、如果沒有系統性疾病,單純的皮膚瘙癢乾燥,人群主要是年齡大的老年人,皮膚的皮脂分泌功能減退。有一部分人經常洗澡,並且反復的使用香皂、沐浴露等鹼性洗浴用品,導致皮膚也會出現瘙癢乾燥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盡可能的少用香皂、沐浴露等鹼性的洗浴用品,洗完以後及時的塗用補水保濕的護膚品,這是根本的平常要注意的方面。對症治療可以口服抗過敏止癢的葯物,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片等,對瘙癢乾燥明顯的地方可以用復方氟米松軟膏或者地奈德乳膏,對症處理。
㈡ 皮膚乾燥為什麼會癢
乾燥:冬季皮膚大敵 皮膚分表皮、真皮以及皮下脂肪。表皮的最外層為角質層,由於角質層本身的吸水、屏障功能,以及角質層中所含有的天然保濕因子即氨基酸類、乳酸鹽及糖類等的作用,使角質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維持皮膚的濕潤。而皮膚的外觀與角質層的水分含量有關,正常的皮膚角質層通常含有10%-30%的水分,以維持皮膚的柔軟和彈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會逐漸減少,而當皮膚角質層的水分含量低於10%時,皮膚就會出現乾燥、緊綳、粗糙及脫屑等。 那麼引起皮膚水分丟失,導致皮膚乾燥、失去光澤的原因有哪些?一般來說,引起皮膚天然保濕結構失去平衡的內外條件主要有: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老化,其保濕作用及屏障功能逐漸減弱,天然保濕因子含量減少; ●乾燥寒冷的氣候,濕度較低,如秋冬季; ●某些皮膚病變,如銀屑病、魚鱗病等; ●環境和化學因素,如洗衣粉、肥皂、洗潔精等洗滌劑及酒精等有機溶劑,以及長時間的空調環境等; ●飲食睡眠習慣,如偏食、飲水少、失眠等; ●乾性皮膚。 由於皮膚時刻都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如不加以保護,或多或少都有缺水現象,直接影響皮膚的外觀。而這時,除了確保正常健康的飲食以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的補充,以及盡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和積極治療皮膚疾患外,還應根據需要,使用合適的保濕化妝品。 擊退乾燥七法則 ●在冬季,盡管人們喜歡洗熱水澡。但是,對皮膚有益的水溫是溫水,因為熱水會將皮膚上的天然油分徹底洗掉,而這種天然油分比你浴後使用護膚品化解乾燥要有效得多。 ●冬季洗澡一般不要超過15分鍾。 ●如果一定要洗熱水澡,盡可能使用浴液或溫和的香皂。浴後應當在皮膚尚未完全乾的情況下,在身體各部位塗上潤膚品。這樣做有助於將潤膚成分滲入到皮膚的上層。 ●男性在冬季刮鬍子時,最好不要用刮鬍膏,可用洗發香波替代。 ●在那些易發生乾裂的身體部位,最好使用力量較強的護膚品,如凡士林。與一般護膚品不一樣的是,凡士林可以「封住」皮膚,減少水分的蒸發,對於保護比較乾燥的皮膚十分有效。 ●洗完東西或洗手後應使用一些能夠保持水分的護手霜。 ●在家時,皮膚暴露於外的地方較戶外要多,使用加濕器是解決皮膚乾燥的不錯方法。 冬季皮膚麻煩多 皮膚易瘙癢、手足會皸裂、凍瘡找上門 西北風一刮,人的皮膚也會由於氣溫降低,無論是顯性出汗還是隱性出汗,都大為減少,人體皮膚的潤滑劑皮脂腺的分泌也大大減少,除了嬰兒以外,大部分人的皮膚都會比較乾燥。這時一些冬令常見的皮膚病也開始在一部分人群中間肆虐起來。許多人,特別是老年人就自訴全身或者小腿前皮膚瘙癢、乾燥、鱗屑脫落,變得乾燥,瘙癢難忍。到醫院皮膚科就診,往往診斷為冬季瘙癢症或皮脂缺乏性濕疹。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的皮膚一到冬季就特別乾燥呢?皮膚乾燥與皮膚的失水有關,皮膚水分的缺乏又與皮膚的天然皮脂有關,皮膚表面的脂質猶如一件外衣,阻止了皮膚水分的蒸發,使皮膚保持滋潤,老年人皮膚變薄,表面的脂質也減少,皮膚自然就顯得乾燥,冬季冷風又可增加水分的損失,進一步擾亂表皮的脂質平衡,這樣乾燥就不可避免了。 皮膚瘙癢症:皮膚乾燥是禍首 原發性皮膚瘙癢症無疑是最為常見的冬令皮膚病了,此症無論男女老幼都可發病,但中老年者更為多見了,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可全身到處瘙癢,白天由於外界干擾,尚可分心而無暇顧及,一到晚間,瘙癢難忍,全身似有螞蟻在爬,無法忍受。如果吃了點「發物」,或飲酒,飲咖啡,則更瘙癢難熬。但檢查皮膚,卻無任何原發性皮疹,僅可見由於搔抓引起的皮膚抓痕,血痂或者色素沉著等繼發性損害,如持續時間長久,則可繼發多癬性皮損。 此病主要是由於皮膚乾燥引起的。冬天我們脫下棉毛衫褲時,常可見很多細小的皮屑從身上彈下,而冬季衣服又穿得較多較緊,這樣異物刺激在已敏感的皮膚,瘙癢也就難免了。還有就是有些人不恰當地處理也會加重瘙癢,如熱水沖洗雖能解一時之癢卻換來瘙癢更甚。因為熱水對皮膚本身是一種刺激,再加上皮脂除去更多,導致皮膚更加乾燥。 冬季瘙癢症發生的關鍵在於皮膚乾燥和受冷,所以住房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可擺放一些綠色的盆栽,或放上一盆水以增加空氣濕度。洗澡時水溫在32°C左右,不宜搓擦,不宜過多使用香皂,避免搔抓,浴後可全身搽用潤膚液,以保持皮膚的滋潤,建議每日塗抹保濕霜或保濕乳液。在需要時還可口服第一代抗過敏片劑來達到止癢鎮靜作用。飲食中要盡量多攝入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捲心菜等,少食用咖啡,可樂,酸辣刺激性食物。 手足皸裂:好發於清潔工人家庭主婦 手足皸裂也是冬季很常見的一種皮膚病,此病好發於接觸脂溶性或鹼性物質的人員,如汽車修理工、清潔工人、廚師和家庭主婦等。患者手足皮膚往往因缺少滋潤而乾裂,嚴重者皸裂可至深部肌層,有明顯痛感甚至影響手足活動、皮損由皺裂至龜裂至皸裂,為長短深淺不一的裂口,好發於手指和手掌屈側、足跟、趾底,足側等處。 參考資料:http://beauty.mz16.cn/skin/index.html 滿意請採納
㈢ 皮膚乾燥瘙癢怎麼辦
進入秋冬季節,很多人感覺身上的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癢,而且越抓越癢,有時甚至把皮膚抓破了還是不解決問題,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生活小竅門,才能有效果的防止。專家指出,由於環境濕度下降,人體皮膚中的水分蒸發增多,皮膚變得乾燥,這是引起瘙癢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瘙癢最根本的一點生活小常識就是要保持皮膚的濕潤。
皮膚瘙癢是一種引起撓抓慾望的不適感覺,為多種皮膚病的共有自覺症狀。秋冬季節由於氣候乾燥,為瘙癢性皮膚病的高發季節。人體皮膚有多種感受器,能夠感知外界的刺激,但還沒有發現專門感受癢的感受器。目前醫學界認為,癢的產生主要是由於痛覺感受器受到輕微刺激產生的特殊反應,可以由多種機械性、化學性或者炎症性的輕微刺激而產生。
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會對癢有一定影響,比如焦慮、煩惱或對癢過度注意的時候癢感加強,而精神安定或注意力轉移的時候癢感減輕。多種疾病均可引起皮膚的瘙癢,如神經衰弱、甲狀腺機能異常、糖尿病、肝膽疾病、阻塞性黃疸、尿毒症、結核病、濕疹、蕁麻疹等。因此,得了皮膚瘙癢症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對因治療。
正常皮膚表面存在一層脂質保護膜,能夠起到滋潤皮膚和防止水分喪失的作用,老年人由於皮脂腺萎縮、皮脂分泌減少從而導致表皮層水分喪失過度,容易誘發和加重瘙癢的產生。還有些人錯誤地認為,皮膚瘙癢是由於皮膚衛生措施不夠引起的,因此經常用過燙的水配以殺菌香皂或鹽水洗澡。其實過燙的水加上肥皂等強鹼性化學製品,容易破壞皮膚的表皮及正常防護層,將會加重瘙癢。
皮膚瘙癢保健方法:
1.使用西葯可暫時止癢。
2.如果搔癢難耐,外用專業的膚寧樂噴於症狀部位,清涼止癢,安全,不刺激皮膚。
3.平時洗完澡後可用乳液保持皮膚濕潤,洗澡時水溫不要太過高,否則容易把保護皮表的皮脂層洗掉,導致皮膚更癢。
4.另外如果沒有流汗,可減少肥皂使用頻率,以免刺激皮膚。5.選用熱量較高、補益氣血、溫陽通絡的葯物,來促進皮膚和末梢血液循環,有助皮膚細胞再生與修復。
6.適量使用綿羊油或凡士林,防止皮膚角質層脫水,防止乾燥。
7.服用富含黏液質的食品,如:蜂蜜、海參、百合、銀耳、水梨、麥門冬等,增加上皮細胞的濕潤度,消除體內乾燥。
8.容易上火的食物不要吃(油炸、燒烤、辣椒、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