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針對那種皮膚病,用艾葉和野菊花煎水清洗會有效嗎...
病情抄分析:你好,這要襲看你所患的病因是否與此兩葯對症。中葯典籍中記載:艾葉的功能主治為散寒止痛,溫經止血。野菊花性微寒,味苦、辛。功效:清熱解毒;疏風平肝。主治:疔瘡;癰疽;丹毒;濕疹;皮炎;風熱感冒等。 意見建議:中葯洗劑在治療皮膚病方面效果很好,治療這些病症,,根據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的原則,醫生會根據你的全身狀況進行重要配伍,使情況得以改善。用葯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遵醫囑服用,不要擅自選用。
❷ 狗狗得了皮膚病用艾草洗有作用嗎
可以搭配抄些護理皮膚的葯浴液,皮膚病的話主要分為三大類,真菌性,細菌性以及蟎蟲感染型的,皮膚病的共性都有掉毛,皮屑,瘙癢,結痂,紅斑,丘疹等症狀,真菌感染的話,呈圓形或橢圓形,與周圍健康組織分界明顯,平時也稱為蘚,蟎蟲的話,瘙癢症狀劇烈,與周圍組織健康組織分界不明顯,一般無規則形狀,易感染在無毛區,根據症狀,建議及早治療,及早恢復
❸ 艾葉泡水喝對皮膚病有功功率嗎
你好,艾葉泡水喝對皮膚病估計沒什麼效果,但艾葉泡水喝有很多好處
一、專艾草的功屬效
1、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肝、脾、腎經。艾草煮水苦燥辛散,芳香而溫,專入足三陰經,以溫氣血、通經脈、逐寒濕、止冷痛,常用於治療下焦虛寒、腹中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症。
2、艾草煮水喝還有止血的功效,用於治療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以及吐、下血等症。在臨床上,常以艾草單獨炒炭用,並常與阿膠、地黃等葯配伍,如膠艾湯,主要用於虛寒性的出血證,對婦女崩漏下血尤為適宜。
3、治感冒:取干艾草若干,將艾草裝入布袋封好口,放於水中煮沸,然後倒入浴盆。將艾草水用於沐浴,有很好的治療感冒的作用。
4、治咳嗽:艾草、干陳皮若干,糖稀少量。將艾草、干陳皮裝入密封器皿內,燒黑,研末,加入糖稀,小火煎成黏稠狀,裝瓶備用。咳嗽厲害的時候,每天服3次,療效佳。
5、治神經衰弱:取艾葉5-10克,將艾草洗凈,入鍋加適量水,煮湯即成。
望採納,謝謝
❹ 艾蒿能治皮膚病嗎
你好,對皮膚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艾草全草有調經止血,散寒除濕之效。
❺ 貓咪得了皮膚病可以用艾水給他洗澡嗎
不同原因導致的貓咪皮膚病需要不同的處理方法,如細菌性皮膚病需要外噴消版炎殺菌的噴劑權、口服消炎葯進行處理。真菌性的皮膚病需要塗抹抗真菌葯膏,同時配合真菌葯物香波進行治療。寄生蟲性皮膚病需要進行體外驅蟲和注射驅蟲針劑、口服消炎葯。
所以先要確定是什麼,再用對方法。有條件當然是去寵物醫院檢查一下比較好。
❻ 艾葉防風泡澡治皮膚病嗎
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如果不見好轉要去醫院進一步治療。
❼ 艾葉可以治療狗狗的蟎蟲嗎
艾葉 可以消炎和止癢。至於艾葉可不可治療狗狗蟎蟲還沒有這方回面的研究。狗狗掉毛,瘙癢,答有皮屑,紅疹等都是皮膚病常見的症狀,因為皮膚病的症狀都比較相似,要想確診要去做皮膚刮片鏡檢,確定病因後才好對症治療,皮膚病易復發,又易繼發感染治療起來一定要有耐心,如果確定是蟎蟲性可以用蟎清,情況嚴重的情況下建議配合葯浴進行全身預防治療。
❽ 狗狗得了皮膚病用艾草洗有作用嗎
用艾草洗了,沒有作用,應該買點高錳酸鉀洗,皮膚就會慢慢好了,
❾ 狗狗有皮膚病,可以用艾水給它洗澡嗎
這個是可以的,艾葉本身就具有消毒殺菌的作用,而且對皮膚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❿ 艾葉熬成水能洗什麼皮膚病
產後感寒腹痛或老人臍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於臍部。沖任虛寒,月經不調,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與香附、吳茱萸、當歸、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養血調經。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則須與黃連、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熱行氣止痛。寒濕瀉痢不止者,可與乾薑同煎。
1、艾葉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肘後方》)
2、艾葉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10克,辣蓼10克,車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江蘇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3、艾葉治氣痢腹痛,睡卧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聖濟總錄》香艾丸)
4、艾葉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補缺肘後方》)
5、艾葉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10克。(《衛生易簡方》)
6、艾葉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干艾葉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世醫得效方》艾姜湯)
7、艾葉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8、艾葉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25克,乾薑5克。水五盞,先煮艾、姜至二盞半,入膠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養生必用方》)
9、艾葉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艾葉炭50克,蒲黃、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0、艾葉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聖惠方》)
11、艾葉治糞後下血:艾葉、生薑。煎濃汁,服三合。(《千金方》)
12、艾葉治婦人白帶淋瀝: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並梗,酒煮一周時)300克,白術、蒼術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曬干炒),當歸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共為末,每早服15克,白湯調下。(《本草匯言》)
13、艾葉治產後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乾,搗鋪臍上,以絹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自止。(《楊誠經驗方》)
14、艾葉治頭風面瘡,癢出黃水:艾100克,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許國楨《御葯院方》)
15、艾葉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6、艾葉治盜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烏梅三個。水一鍾,煎八分,臨卧溫服。(《綱目》)
17、艾葉治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仁齋直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