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翠冠梨怎樣修剪
翠冠梨整形修剪技術 翠冠梨,是我國南方近年推廣發展最快、栽培面積最大的優質早熟梨新品種。我區自1996年開始集約化推廣種植,目前栽培面積已達1000公頃,投產園平均每667平方米效益超過4000元,已成為全省早熟梨高效栽培的重點和優勢地區。根據我地台風多、濕度大等氣候特點以及翠冠梨的生物學特性,通過幾年來的實踐,摸索出翠冠梨在露地常規栽培條件下的穩產、優質修剪技術。現介紹如下。
1、樹形
按照株行距(2~2.5)m×(3.5~4.0)m,即每667平方米栽70~80株的種植密度,為提高早期產量,一般前5年採用改良分層形,5年後改用矮化、抗風的三主枝開心形(永久生產樹形)。所謂改良分層形,就是樹冠由永久骨幹枝和中心幹上第二層骨幹枝構成,間距100~120cm。其中永久骨幹枝(主枝)3個,第二層2~3個,樹體高度一般控制在2.0m左右。為使樹體在逐年提高產量的同時,由改良分層形過渡到三主枝開心形樹形,生產上應在抓好幼齡樹整形修剪的基礎上,抓好投產後樹體的產量控制和樹體結果部位及重心調控。一般3年生始結果樹,掛果應以樹冠上部(包括中心干)為中心;4年生開始上下並重;到第5年,隨著樹體上部因連年負載而生長削弱,樹體下部永久骨幹枝因培育而發育健壯,以及樹體下部「三枝」(即生長枝、成花枝、結果枝)總量、配比合理,在控制結構形成上弱下強的同時,樹體的結果重心已轉移到樹冠下部,故生產上常在第5年冬剪時剪除中心干,以期既穩妥過渡到三主枝開心形樹形,又保證樹勢,達到穩產、優質。
2 、幼齡樹整形技術
選一年生壯苗,留5個左右芽按50cm左右定干。然後,選剪口下3~4個方位合理的芽,及時實行目傷(即在芽萌動前,在芽跟上方橫刻兩刀,深達木質部,刀距1.5mm左右),以促發新梢。待新梢長至70cm左右時(一般在6月下旬左右),通常將頂芽抽生的新梢直立長放作為中心干培養。下部選生長強壯、方位合理的3個新梢,一般從其停梢後的6月下旬起,按60°左右角拉枝培養為永久骨幹枝。其間,對易與骨幹枝發生競爭的枝梢,注意摘心控制,其餘一般長放不剪,作為輔養枝。冬季修剪時,一般對中心干在距永久骨幹枝120cm左右短截,並對剪口下第2~3個芽目傷,以促發第二層主枝。永久骨幹枝的冬剪以短截為主,通常以側芽為剪口芽,在具體修剪過程中,應按三大主枝生長勢的不同狀況,分別確定各自的修剪量和剪口芽。一般對長勢強旺(枝條粗、長)又相對直立的主枝,短截量適當加大,並選上芽為剪口芽;對長勢偏弱的骨幹枝,或長放不剪,或輕剪頂部1~2個芽,以期盡快均衡永久骨幹枝間的生長勢。
兩年生樹的整形修剪,以永久骨幹枝上副主枝和中心幹上第二層骨幹枝及其結果枝的促發為中心。在永久骨幹枝上促發副主枝的方法:對骨幹枝的適當部位採用目傷或段刻(對1.0m以上長枝,在芽萌動前,在距基部50cm左右處,選兩個側芽中間,先環割一圈,深達木質部,然後對2個側芽實行目傷)等。中心幹上第二層骨幹枝的促發方法:一般選長勢較旺、方位合理的2~3個新梢,在停梢後的6月下旬左右,按70°左右生長角及時拉枝培養。為防止拉枝時的人為損傷和後期風害撕裂枝梢,改善行內光照,該拉枝宜東西向拉並交叉拉。為保證第 3年如期投產並獲得目標產量,除中心干處,重點抓好樹體上部成花枝的促發和培養,包括第二層骨幹,枝上短果枝和中長生長枝的及時摘心、長放等。其間,為進一步平衡、維持骨幹枝,尤其是永久骨幹枝的生長勢,8月前,應隨時注意修正骨幹枝的生長角度,並防止「上強下弱」。冬季修剪的重點是繼續抓好骨幹枝的適度短截。
3 、初產樹修剪技術
在正常管理條件下,翠冠梨一般在5年後進入盛果期。為使5年後樹體保持穩產、優質,對初產期翠冠梨修剪,應始終以上、下兩層骨幹枝,特別是永久骨幹枝骨架的強健構建,樹體內「三枝」總量的有效促發、配置為重點,並以樹體結果部位的合理調控和產量的控制、提高為中心,從而使樹體在進入盛產期後既穩妥過渡到三主枝開心形樹形,又擁有穩定的中庸樹勢。
3.1 3年生始產樹
3年生翠冠梨,一般控制株產在8kg左右。按照「先上後下」、「由上及下」的掛果原則,3年生樹結果部位應重點調控在中心干及其以上部分,而樹體下部則重點以培養骨幹枝和「三枝」為中心。因此,樹體上部的生長期修剪,一面抓疏花、疏果和產量調控,一面抓好中、長生長枝的摘心、拉枝,並充分做好疏花(果)後果台副梢的及時摘心和合理利用,以增加樹冠上部的成花枝;冬季修剪時,若樹冠上部成花枝配置過多,則應適度短截一部分做預備枝,並對相鄰、並行的成花枝按縮強(留25cm)留弱原則短截。樹體下部的永久骨幹枝,生長期修剪重點是進一步促發「三枝」,並對其中一部分中、長營養枝及時拉枝、促花(芽),以備來年結果;冬季修剪時,除繼續抓好永久骨幹枝的適度短截外,對樹體內長度在1.0m以上的一年生長放枝或生長充實的徒長枝可以採取「段刻」方法,促枝補空利用。
3.2 4~5年生投產樹
4~5年生翠冠梨,一般株產控制在15~20kg。樹體結果部位和掛果比重,一般4年生時上下並重,5年生時過渡到樹體下部。同時,樹體和樹形要求過渡到三主枝開心形樹形,並維持穩定、強健的中庸樹勢,為穩產、優質奠定基礎。因此,4~5年生翠冠梨修剪,對中心干以上的樹體上部應重點抓好夏季修剪;而下部則應夏季修剪與冬季修剪並重。樹體上部夏季修剪重點:繼續抓好成花枝培養,提高成花枝在樹體上部的配置比重,以期增加上部結果,達到以果壓梢,控制上部生長。樹體下部的生長期修剪,則隨著樹體結果部位的逐年下移和結果量的遞增,合理調控結果部位,維持和提高樹體內「三枝」總量,以期實現交替結果的同時,樹冠下部繼續保持強健的生長勢。冬季修剪時,對樹體上部重點抓好樹冠控制和逐年的向下回縮;樹體下部則以結果枝組更新,特別是短果枝的疏刪和中、長結果枝的剪強留弱為重點,對枝齡達3年左右、枝條抽生差(或全枝已光禿、衰敗)的結果(母)枝組,應及時更新回縮;對部分在主幹上抽生的1~2年生強旺枝(1.0m以上),可結合段刻、目傷等輔助修剪技術,作為結果母枝更新培養,或在適當部位短截作為樹體結果枝組的更新。第五年,隨著樹體封行,一般剪除中心干。
4 、成年樹修剪技術
5年生以後的翠冠梨,一般株產控制25~30kg,每667平方米產量2000kg左右。為使樹體維持矮化(高度控制在1.7m左右)、開心樹形,生長勢始終保持中庸,實現穩產、優質,修剪時,應在調控樹體結果和產量的基礎上,重點搞好樹體內「三枝」的配置,並注意維持樹體骨幹枝長勢,一旦出現骨幹枝延長生長量不足(70cm以內)現象,應及時對骨幹枝延長頭進行更新調換。對樹體內生長量在70cm以上的一年生長放枝,除用作骨幹枝更新培養外,宜對其中50%枝梢留25cm左右短截,而且把短截枝盡量安排在樹體成花枝相對集中的部位,並注意剪口芽留向外芽,以利於樹體均勻結果和以後該枝組角度的開張及填補樹冠空間。一般盛產期翠冠梨,在實現優質、高產的同時,樹體內70cm以上生長枝數量若能達到15條左右,則表明樹勢正常良好,下年豐產有望。否則,應及時調減當年結果量,以確保樹勢。同時,由於翠冠梨結果枝的連續結果能力較弱,故在修剪時要隨時注意結果枝,尤其是短果枝的及時更新和衰老枝組的局部更新及培養。總之,成年翠冠梨修剪,應始終以夏季修剪與冬季修剪並重為原則,通過疏、截、縮、放等不同修剪方法的靈活操作,做到抑強促弱,以縮促放,促控結合,從而使樹體在保證「三枝」總量、比例和交替結果的同時,樹勢穩健,樹體穩產、優質、高效。
『貳』 翠冠梨樹長不出嫩葉是什麼原因
可能是春天的時候受了春寒,所以造成他的葉芽凍傷,另外一個可能是太乾旱了。它沒有足夠的水分也不會發芽的。
『叄』 翠冠梨樹落花後可以修剪嗎
翠冠梨樹落花後可以修剪,反正應該是可以修剪的到四點的時候了。
『肆』 翠冠梨種植以及該怎麼施肥,什麼時候施肥
「翠冠梨」是一種砂梨品種,具有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品質優良、成熟期早、豐產性能好等特點,是近年來江浙一帶推廣的梨樹新品種。
1、栽培定植:
(1)先密後疏為使新建果園盡快投產,種植方法可考慮先密後疏,株行距2×4m,每畝83株,投產後可根據樹勢、封行狀況、結果多少進行疏伐,逐漸變成4×4m,每畝42株。
(2)施足底肥和挖穴一般在定植―個月前完成。底肥採用豬、羊、兔糞等欄肥、餅肥,施用之前應充分腐熟。挖穴時先按密度定點,挖0.6―1.0m的正方形穴,所挖表土與心土分開放。
(3)優質壯苗選用根系發達、介面部位粗0.8cm,高80cm以上,且定幹部位有飽滿芽的優質壯苗。梨為異花授粉,授粉樹比例1∶3為最佳。「翠冠梨」的授粉樹有「清香」、「黃花」等。
(4)定植定植時,先將25~50kg基肥和心土混合均勻填入穴內、踏實,再填部分表土,將苗放入,邊填土邊搖樹苗,使苗與土充分接觸。踏實後,再澆足定根水。授粉樹與「翠冠梨」間隔種植。
2、生長期管理:
(1)整形修剪 「翠冠梨」可採用無主幹開心形修剪。整形修剪可分為冬剪和夏季護理,其中幼樹與成年樹又有不同。
①幼樹。定植後定干,定干時剪口下應留有3―5個飽滿芽,定干高度40―50cm。定干後第一年冬選留三主枝,使其三主枝間各成120度。由於「翠冠梨」幼樹生長較旺,樹勢直立,為促其早投產結果,幼齡階段必須採用輕剪長放,對當年抽生的徒長枝,按45度角度用拉枝方法進行拉開,既改善樹體光照,又緩和樹勢,有利花芽形成。
②成年樹。成年樹修剪方法有短截、疏梢等。因「翠冠梨」長勢旺,形成樹姿早,冬剪除三大主枝適當短截外,且適量多採用留下芽,其餘大部分空檔部分採用拉枝長放,作為結果枝組,促其盡快投產高產。疏梢一般都在生長期進行,主要疏除背上直立枝,減少養分損耗。
(2)土壤管理幼年梨園,果樹行間可套種豆科和蔬菜,樹盤周圍進行中耕翻土,夏秋季進行鬆土或覆蓋。成年果園清耕休閑,鏟除雜草,改良土壤理化性質。果園冬季應深耕翻土,逐年擴穴,可促進根系生長,減少病蟲害。
3、施肥技術:
(1)基肥梨肥以基肥為主。基肥可秋施和冬施,以果實採收後至落葉前的秋季施用最好。秋施基肥有利於根系傷口恢復和新根生長,吸收部分肥料後還可防凍和提前萌芽。施肥量與果實採收量基本一致,即斤果斤肥。
(2)追肥追肥應結合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具有吸收快,對磷、鉀吸收充分的特點。一般全年施三次,即花前肥、壯果肥、采前肥。花前肥,萌芽後開花前,以氮肥為主,可促進枝葉生長和提高座果率。對初生樹和旺長樹應少施氮肥。壯果肥,待新梢停止生長後,氮鉀肥為主,結合磷肥,有利花芽形成和果實膨大。采前肥,於采果前進行,磷、鉀配合施用,有利提高果實品質,也為來年春季萌芽、開花結果作準備。
4、水的管理梨樹有四個時期對水分需求比較重要:發芽前後到開花前、花後幼果膨大期、果實生長中後期、果實採收前後到落葉前。其中花後幼果膨大期是梨樹的需水臨界期,及時灌水可促進新梢和葉片生長,擴大同化面積,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和增大果實,並對後期的花芽分化也有良好的作用。
5、適時疏果套袋 「翠冠梨」為早熟品種,疏果易適當提早,最好進行兩次,第一次初疏,在謝花後20天,大小果分明時,注意選花序上3―4節的幼果;第二次復疏,在5月上旬,原則上海花序留兩果,花序之間相距25―30cm。疏果結束後立即開始套袋,套袋可防病蟲,提高果實外觀品質,也可克服農葯污染,成為無公害綠色水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套袋前要噴好一次農葯,且超過15天未套袋的梨樹,要重新噴葯。
6、病蟲害防治危害「翠冠梨」的主要病蟲為四病五蟲。四病即為梨銹病、黑星病、黑斑病、輪紋病;五蟲即為梨二叉蚜、梨木虱、金龜子、刺蛾、紅蜘蛛。
(1)萌芽前需噴灑3~5度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病源。
(2)萌芽至開花前用10%一遍凈粉劑1000倍加15%殺滅菊脂2500倍混合噴施,可防治梨蚜等害蟲。
(3)謝花後至幼果套袋前謝花後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加80%大生粉劑1000倍加10%一遍凈粉劑1000倍進行混合噴施,間隔7~10天連續兩次,對防治銹病、黑星病、蚜蟲、梨木虱等病蟲效果較好。為減少「翠冠梨」果面銹斑發生,套袋前幼果期切勿噴乳劑,盡量選用粉劑和水劑。
(4)果實膨大期此期是各種病蟲危害的猖獗期,噴用40%杜邦福星6000倍,或40%大生1000倍,或70%托布津1000倍,加15%殺滅菊脂2500倍,加90%敵敵畏1000倍,加15%噠蟎靈乳油1500倍,每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對黑星病、黑斑病、輪紋病、刺蛾、金龜子、紅蜘蛛等病蟲具有特效。注意農葯交替防治病蟲害十分重要。
(5)果實採收後至落葉前採收後用上述農葯進行2~3次防治。
『伍』 翠冠梨種植技術
「翠冠梨」是一種砂梨品種,具有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品質優良、成熟期早、豐產性能好等特點,是近年來江浙一帶推廣的梨樹新品種。
1、栽培定植:
(1)先密後疏為使新建果園盡快投產,種植方法可考慮先密後疏,株行距2×4m,每畝83株,投產後可根據樹勢、封行狀況、結果多少進行疏伐,逐漸變成4×4m,每畝42株。
(2)施足底肥和挖穴一般在定植―個月前完成。底肥採用豬、羊、兔糞等欄肥、餅肥,施用之前應充分腐熟。挖穴時先按密度定點,挖0.6―1.0m的正方形穴,所挖表土與心土分開放。
(3)優質壯苗選用根系發達、介面部位粗0.8cm,高80cm以上,且定幹部位有飽滿芽的優質壯苗。梨為異花授粉,授粉樹比例1∶3為最佳。「翠冠梨」的授粉樹有「清香」、「黃花」等。
(4)定植定植時,先將25~50kg基肥和心土混合均勻填入穴內、踏實,再填部分表土,將苗放入,邊填土邊搖樹苗,使苗與土充分接觸。踏實後,再澆足定根水。授粉樹與「翠冠梨」間隔種植。
2、生長期管理:
(1)整形修剪 「翠冠梨」可採用無主幹開心形修剪。整形修剪可分為冬剪和夏季護理,其中幼樹與成年樹又有不同。
①幼樹。定植後定干,定干時剪口下應留有3―5個飽滿芽,定干高度40―50cm。定干後第一年冬選留三主枝,使其三主枝間各成120度。由於「翠冠梨」幼樹生長較旺,樹勢直立,為促其早投產結果,幼齡階段必須採用輕剪長放,對當年抽生的徒長枝,按45度角度用拉枝方法進行拉開,既改善樹體光照,又緩和樹勢,有利花芽形成。
②成年樹。成年樹修剪方法有短截、疏梢等。因「翠冠梨」長勢旺,形成樹姿早,冬剪除三大主枝適當短截外,且適量多採用留下芽,其餘大部分空檔部分採用拉枝長放,作為結果枝組,促其盡快投產高產。疏梢一般都在生長期進行,主要疏除背上直立枝,減少養分損耗。
(2)土壤管理幼年梨園,果樹行間可套種豆科和蔬菜,樹盤周圍進行中耕翻土,夏秋季進行鬆土或覆蓋。成年果園清耕休閑,鏟除雜草,改良土壤理化性質。果園冬季應深耕翻土,逐年擴穴,可促進根系生長,減少病蟲害。
3、施肥技術:
(1)基肥梨肥以基肥為主。基肥可秋施和冬施,以果實採收後至落葉前的秋季施用最好。秋施基肥有利於根系傷口恢復和新根生長,吸收部分肥料後還可防凍和提前萌芽。施肥量與果實採收量基本一致,即斤果斤肥。
(2)追肥追肥應結合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具有吸收快,對磷、鉀吸收充分的特點。一般全年施三次,即花前肥、壯果肥、采前肥。花前肥,萌芽後開花前,以氮肥為主,可促進枝葉生長和提高座果率。對初生樹和旺長樹應少施氮肥。壯果肥,待新梢停止生長後,氮鉀肥為主,結合磷肥,有利花芽形成和果實膨大。采前肥,於采果前進行,磷、鉀配合施用,有利提高果實品質,也為來年春季萌芽、開花結果作準備。
4、水的管理梨樹有四個時期對水分需求比較重要:發芽前後到開花前、花後幼果膨大期、果實生長中後期、果實採收前後到落葉前。其中花後幼果膨大期是梨樹的需水臨界期,及時灌水可促進新梢和葉片生長,擴大同化面積,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和增大果實,並對後期的花芽分化也有良好的作用。
5、適時疏果套袋 「翠冠梨」為早熟品種,疏果易適當提早,最好進行兩次,第一次初疏,在謝花後20天,大小果分明時,注意選花序上3―4節的幼果;第二次復疏,在5月上旬,原則上海花序留兩果,花序之間相距25―30cm。疏果結束後立即開始套袋,套袋可防病蟲,提高果實外觀品質,也可克服農葯污染,成為無公害綠色水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套袋前要噴好一次農葯,且超過15天未套袋的梨樹,要重新噴葯。
6、病蟲害防治危害「翠冠梨」的主要病蟲為四病五蟲。四病即為梨銹病、黑星病、黑斑病、輪紋病;五蟲即為梨二叉蚜、梨木虱、金龜子、刺蛾、紅蜘蛛。
(1)萌芽前需噴灑3~5度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病源。
(2)萌芽至開花前用10%一遍凈粉劑1000倍加15%殺滅菊脂2500倍混合噴施,可防治梨蚜等害蟲。
(3)謝花後至幼果套袋前謝花後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加80%大生粉劑1000倍加10%一遍凈粉劑1000倍進行混合噴施,間隔7~10天連續兩次,對防治銹病、黑星病、蚜蟲、梨木虱等病蟲效果較好。為減少「翠冠梨」果面銹斑發生,套袋前幼果期切勿噴乳劑,盡量選用粉劑和水劑。
(4)果實膨大期此期是各種病蟲危害的猖獗期,噴用40%杜邦福星6000倍,或40%大生1000倍,或70%托布津1000倍,加15%殺滅菊脂2500倍,加90%敵敵畏1000倍,加15%噠蟎靈乳油1500倍,每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對黑星病、黑斑病、輪紋病、刺蛾、金龜子、紅蜘蛛等病蟲具有特效。注意農葯交替防治病蟲害十分重要。
(5)果實採收後至落葉前採收後用上述農葯進行2~3次防治。
『陸』 我種了翠冠梨30畝可不可以不用授粉樹
「翠冠梨」是一種砂梨品種,具有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品質優良、成熟期早、豐產性能好等特點,是近年來江浙一帶推廣的梨樹新品種。
1、栽培定植:
(1)先密後疏為使新建果園盡快投產,種植方法可考慮先密後疏,株行距2×4m,每畝83株,投產後可根據樹勢、封行狀況、結果多少進行疏伐,逐漸變成4×4m,每畝42株。
(2)施足底肥和挖穴一般在定植―個月前完成。底肥採用豬、羊、兔糞等欄肥、餅肥,施用之前應充分腐熟。挖穴時先按密度定點,挖0.6―1.0m的正方形穴,所挖表土與心土分開放。
(3)優質壯苗選用根系發達、介面部位粗0.8cm,高80cm以上,且定幹部位有飽滿芽的優質壯苗。梨為異花授粉,授粉樹比例1∶3為最佳。「翠冠梨」的授粉樹有「清香」、「黃花」等。
(4)定植定植時,先將25~50kg基肥和心土混合均勻填入穴內、踏實,再填部分表土,將苗放入,邊填土邊搖樹苗,使苗與土充分接觸。踏實後,再澆足定根水。授粉樹與「翠冠梨」間隔種植。
2、生長期管理:
(1)整形修剪 「翠冠梨」可採用無主幹開心形修剪。整形修剪可分為冬剪和夏季護理,其中幼樹與成年樹又有不同。
①幼樹。定植後定干,定干時剪口下應留有3―5個飽滿芽,定干高度40―50cm。定干後第一年冬選留三主枝,使其三主枝間各成120度。由於「翠冠梨」幼樹生長較旺,樹勢直立,為促其早投產結果,幼齡階段必須採用輕剪長放,對當年抽生的徒長枝,按45度角度用拉枝方法進行拉開,既改善樹體光照,又緩和樹勢,有利花芽形成。
②成年樹。成年樹修剪方法有短截、疏梢等。因「翠冠梨」長勢旺,形成樹姿早,冬剪除三大主枝適當短截外,且適量多採用留下芽,其餘大部分空檔部分採用拉枝長放,作為結果枝組,促其盡快投產高產。疏梢一般都在生長期進行,主要疏除背上直立枝,減少養分損耗。
(2)土壤管理幼年梨園,果樹行間可套種豆科和蔬菜,樹盤周圍進行中耕翻土,夏秋季進行鬆土或覆蓋。成年果園清耕休閑,鏟除雜草,改良土壤理化性質。果園冬季應深耕翻土,逐年擴穴,可促進根系生長,減少病蟲害。
3、施肥技術:
(1)基肥梨肥以基肥為主。基肥可秋施和冬施,以果實採收後至落葉前的秋季施用最好。秋施基肥有利於根系傷口恢復和新根生長,吸收部分肥料後還可防凍和提前萌芽。施肥量與果實採收量基本一致,即斤果斤肥。
(2)追肥追肥應結合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具有吸收快,對磷、鉀吸收充分的特點。一般全年施三次,即花前肥、壯果肥、采前肥。花前肥,萌芽後開花前,以氮肥為主,可促進枝葉生長和提高座果率。對初生樹和旺長樹應少施氮肥。壯果肥,待新梢停止生長後,氮鉀肥為主,結合磷肥,有利花芽形成和果實膨大。采前肥,於采果前進行,磷、鉀配合施用,有利提高果實品質,也為來年春季萌芽、開花結果作準備。
4、水的管理梨樹有四個時期對水分需求比較重要:發芽前後到開花前、花後幼果膨大期、果實生長中後期、果實採收前後到落葉前。其中花後幼果膨大期是梨樹的需水臨界期,及時灌水可促進新梢和葉片生長,擴大同化面積,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和增大果實,並對後期的花芽分化也有良好的作用。
5、適時疏果套袋 「翠冠梨」為早熟品種,疏果易適當提早,最好進行兩次,第一次初疏,在謝花後20天,大小果分明時,注意選花序上3―4節的幼果;第二次復疏,在5月上旬,原則上海花序留兩果,花序之間相距25―30cm。疏果結束後立即開始套袋,套袋可防病蟲,提高果實外觀品質,也可克服農葯污染,成為無公害綠色水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套袋前要噴好一次農葯,且超過15天未套袋的梨樹,要重新噴葯。
6、病蟲害防治危害「翠冠梨」的主要病蟲為四病五蟲。四病即為梨銹病、黑星病、黑斑病、輪紋病;五蟲即為梨二叉蚜、梨木虱、金龜子、刺蛾、紅蜘蛛。
(1)萌芽前需噴灑3~5度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病源。
(2)萌芽至開花前用10%一遍凈粉劑1000倍加15%殺滅菊脂2500倍混合噴施,可防治梨蚜等害蟲。
(3)謝花後至幼果套袋前謝花後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加80%大生粉劑1000倍加10%一遍凈粉劑1000倍進行混合噴施,間隔7~10天連續兩次,對防治銹病、黑星病、蚜蟲、梨木虱等病蟲效果較好。為減少「翠冠梨」果面銹斑發生,套袋前幼果期切勿噴乳劑,盡量選用粉劑和水劑。
『柒』 現在翠冠梨怎麼會裂
當前果園翠冠梨裂果的原因有二:一是生理性裂果;二是病蟲害傷口引起的裂內果。引起容生理性裂果的原因是:果實膨大期長期乾旱少雨、果園土壤過於粘重、徒長性枝條過多、氮肥過重、果實日燒嚴重等都易造成裂果,再加上翠冠品種果皮薄、質脆,因此加大生理裂果。針對生理裂果,要採取以下措施:加強果園的土壤質地的改良,如摻沙改土、果園增施有機肥等方法;改善果園的灌沔條件,在果實膨大期加強水肥管理,做到旱時能澆灌、澇時能排干,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疏剪部份徒長枝,加強拉枝,加大枝組內角度,使樹體營養趨於平衡;幼果期進行塗抹「梨果靈」及噴施高鈣等鈣化物,改善果皮結構,增強果實抗裂果能力。對病蟲害引起的裂果,重點防治當前的黑斑病、黑星病、褐斑病、梨木虱、梨蚜蟲等,使果面無傷口,從而減輕裂果。
『捌』 翠冠梨樹患了一種奇怪的病,求助
這是冬季凍害造成的,應該在冬季進行樹干塗白預防。樹體塗白,用石專灰硫磺四合屬劑塗樹干,配方:取生石灰8公斤、硫磺粉1公斤、食鹽1公斤、動(植)物油0.1公斤、熱水18公斤。先將生石灰用9公斤水解,同時用9公斤將食鹽溶化,然後將調成的石灰乳和食鹽水混合均勻,加入油脂和硫磺粉,充分攪勻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