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肤破损用什么消毒
一般小破损都可以不用理会,慢慢就好了,实在不放心用双氧水洗一下
2. 如何给皮肤消毒
有的“消毒药水”根本没有消毒作用,有的作用不大但弊端不小。因此,使用时有讲究,应该有所选择。
大多数人在皮肤出现伤口或破损后,常涂用“消毒药水”,如紫药水、双氧水、硼酸水、肥皂水、食盐水等,以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消毒药水”有的根本没有消毒作用,有的作用不大但弊端不小。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几种消毒药水的作用和功效,供大家参考。
医学指导/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主任药师李中东
日常使用5种各有千秋
1.紫药水 即2%的甲紫溶液,甲紫又称龙胆紫。此溶液有加快伤口结痂和愈合的作用,常用于浅表皮肤、黏膜感染。
注意事项:①该溶液不宜用在黏膜或开放创面,尤其是大创面,因刺激较大,可诱发皮肤癌;②不宜用于面部皮肤,涂抹后影响美观,应尽量少用。
2.双氧水 即过氧化氢,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注意事项:①使用浓度为3%,浓度大,易灼伤患处皮肤;②用于已有一定感染的浅表局部伤口处时,其血液、脓液等易降低其杀菌力;③性质不稳定,存放时间不长,易失效。
3.硼酸水 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敛和抑菌作用,常用作皮肤、黏膜和伤口冲洗清洁,口腔炎含漱,急性湿疹、急性渗出性皮炎和烫伤湿敷。
注意事项:①不要大量和长期外用,勿用于婴幼儿或眼睛等部位;②注意使用浓度,浓度过高有刺激作用。
4.肥皂水 肥皂水具有特异的消毒作用。
注意事项:①20%肥皂水可用作被狗咬后的伤口紧急消毒,有一定中和、冲洗和灭活狂犬病病毒的作用;②蚊虫叮咬后,如果用肥皂水清洗可起止痒和减轻局部症状的作用。
5.食盐水 只有清洁伤口的作用,本身并无消毒作用。
注意事项:冲洗后,应涂一些常用外用消毒药,如2%碘酒或75%酒精等,以有效去除细菌,预防伤口感染。
冲洗皮肤伤口的简易办法:可在100毫升凉开水中加入1克食用盐,配成1%浓度盐水。若能用0.9%的生理盐水冲洗,那是最理想的。因为1%浓度左右的盐水和人体血液中氯化钠浓度一样,对伤口没有刺激,不会导致人体细胞吸水爆裂或失水皱缩。
推荐使用含碘类制剂
目前,推荐使用的是消毒能力强的含碘类制剂,如碘酒、碘甘油、碘伏等。碘制剂毒性极小,皮肤和黏膜都可涂用,除可预防各种化脓感染外,还可预防严重的特异性感染,如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等。
1.碘酒 碘酒(碘酊)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而制成的2%溶液。碘酒主要用于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碘酒常用于手术前、注射前的皮肤消毒及伤口的消毒,尤其是被污染的伤口。
注意事项:①尽量不要过大面积使用碘酒,以防大量吸收而出现碘中毒;②一般不用于溃烂的皮肤;③含碘制剂禁用于碘过敏者。
2.碘甘油 碘甘油由碘、碘化钾、甘油等配制而成,碘甘油主要用于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及冠周炎。
注意事项:含碘制剂禁用于碘过敏者。
3.碘伏 碘伏则为碘与聚醇醚复合而成,主要用于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
注意事项:含碘制剂禁用于碘过敏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涂抹含碘类制剂处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使用该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应咨询医师。另外,含碘类制剂,不宜与红药水(大部分地区已淘汰不用)同时涂用,以免产生碘化汞而腐蚀皮肤。碘酒局部刺激性大,儿童怕痛,可用碘甘油或碘伏。
3. 皮肤破损后用什么样的消毒液最好呀
异物入眼
俗话说,“眼里揉不得沙子”眼睛里一旦进入异物,很是难受。出现此种情况不应惊慌,而应区别情况,慎重处理。
[家庭应急处理]
(1)当灰沙、昆虫、铁屑等进入眼内时,万勿揉眼睛,以免异物擦伤眼球或陷进组织。应轻轻将上眼皮向前拉起,使眼皮和眼球之间有一空隙,让泪水向下冲刷,有时几秒钟即可将异物排除,一次不行,可多做几次。
(2)如泪水冲不出异物,可轻闭眼睛,不要转动眼球,请别人把眼皮翻开,可发现异物粘附在眼皮内面。然后用棉签或干净的手帕蘸点凉开水轻轻将异物擦掉。如果找不到异物,可在电灯下或用手电筒照着寻找异物。如粘在角膜(黑眼珠)上,则应立即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切忌用指甲、火柴梗、铁丝等胡乱挑剔,以免造成更大的损伤和将病菌带入引起发炎。
(3)酸碱腐蚀性物质如氨水、生石灰(水)、盐酸、硫酸等进入眼内时,应立即在现场找到水源如自来水、井水、河水,迅速冲洗眼睛15分钟以上。具体方法:将上眼皮尽量拉开,用水壶等倾注水流,使水柱直接流过眼球表面,一定要冲洗到眼球、眼皮内侧,决不可闭眼冲洗;或用脸盆盛满水,将面部直接浸入水中,连续做睁眼闭眼动作,或用力睁大眼睛,头部在水中左右轻轻摆动。冲洗完后,立即去医院急诊。
流鼻血
流鼻血的原因很多,如外伤、挖鼻孔、气候异常、鼻炎、鼻病、高血压、妇女经期代谢性出血、各种原因的血小板减少、发热等。鼻血流不止时需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家庭应急处理]
(1)将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钟,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如两侧均出血,则捏住两侧鼻翼。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块,不要急于将它弄出,尽量避免用力打喷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2)左(右)鼻孔流血,举起右(左)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3)患者左(右)鼻孔流血时,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左)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一般几十秒钟即可止血;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左(右)鼻孔流血扎右(左)手中指,鼻血止住后,解开布条。
(4)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扎好,可较快止血。
(5)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6)如经常流鼻血,需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打嗝
在吸进凉气或由于其他因素,可能会引起打嗝(打呃)不止。
[家庭应急处理]
(1)尽量屏气,有时可止住打嗝。
(2)让打嗝者饮少量水,尤其要在打嗝的同时咽下。
(3)婴儿打嗝时,可将婴儿抱起,用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搔痒,一般至婴儿发出笑声,打嗝即可停止。
(4)如打嗝难以止往,倘无特殊不适,也可听其自然,一般过会儿就会停止。如果长时间连续打嗝,要请医生诊治。中老年人或生病者突然打嗝连续不断,可能提示有疾患或病情恶化,需引起注意.
脚踩铁钉
足部被铁钉刺进后,首先须立即把钉子完全拔除,然后进行下述应急处理。
[家庭应急处理]
(1)拔除钉子后,应挤出一些血液,因为钉子常扎得很深,容易感染。
(2)去除伤口上的污泥、铁锈等物,用纱布简单包扎后,速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3)踩到细铁钉或铁针,如铁钉或铁针是断钉、断针,切勿丢弃,可将相同的钉针一起带到医院,供医生判断伤口深度作参考。
(4)扎进钉子,尤其是锈钉子、带泥土的钉子,最易患破伤风,须速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毒素。
脚跟磨破
长距离行走或所穿鞋不合脚、鞋底不平整等,极易引起脚跟磨破。
[家庭应急处理]
(1)如脚跟发红,可在袜子外面擦上一层肥皂,并在鞋子与脚跟接触的在方贴上一块胶布条,使脚跟避免进一步磨擦破溃。
(2)脚跟磨破且出现水疱时,水疱不要弄破,可用消毒纱布包扎后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碘酒擦一次,消毒酒精擦二次,再用经过火烧消毒过的针尖刺破,用消毒纱布包好,注意清洁,防止感染。
(3)脚跟磨破时,应换穿舒适的鞋子,并尽量少走路。
门窗夹指
门窗、抽屉等夹手指看起来不是大病,但严重的指头被夹断、指甲脱落、关节内出血,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理,会使伤情加重,后果恶化。
[家庭应急处理]
(1)如果夹伤较轻,只有轻微出血,可先行伤口周围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2)夹伤较重,疼痛难忍,应于消炎包扎伤口后,再用厚纸板从指头下方支撑,缠上绷带加以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将手臂吊起来持在脖子颈上。
(3)避免伤指浸水和过热。
(4)如青紫瘀血,压痛明显,不能活动,有可能指头骨折,应速去医院诊治。
皮肤晒伤
炎夏在户外活动,极易引起皮肤晒伤。出现此种情况,需及时正确处置。
[家庭应急处理]
(1)如皮肤晒得很红,但并未起泡,可用冷湿毛巾、纱布等敷于患处,或将患处浸泡于冷水中,以减轻疼痛。
(2)不可抹黄油或人造黄油之类的东西,以免刺激皮肤。
(3)如果皮肤起泡或大面积曝晒起泡,应速去医院治疗,切不可再曝露曝晒过的皮肤。
(4)在烈日下运动、工作时,要戴上宽沿的帽子,不要把皮肤曝晒在阳光下,必要时可涂敷防晒霜。
手指割破
手指被刀、玻璃、铁器等划伤割破,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事,如果不予重视或处理不当,可能会使伤口恶化,轻者发炎、疼痛,重者引发严重疾患。
[家庭应急处理]
(1)如伤口不大不深,出血不多,伤口干净,可用酒精消毒伤口周围,不要将消毒液弄进伤口内,待干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或用创可贴粘贴。
(2)不干净的伤口,要先用碘酒沿周围皮肤消毒一次,再用酒精消毒二次,然后用加少量食盐的冷开水冲洗伤口,冲洗时用药棉轻轻擦拭伤口,去除泥土和其他异物,最后再对伤口周围的皮肤消毒一次,以纱布覆盖包扎。
(3)如果伤口切缘整齐并且干净,长度在2厘米之内,深度不超过1厘米,或虽不干净,但经过消毒处理后,在受伤后8小时内,可用创可贴或止血消炎贴粘合,使伤口合拢,促使其愈合。
(4)如无创可贴,也可用胶布覆盖伤口。但伤口切忌直接接触胶布。可在伤口上涂以消炎药等敷料,或衬以小块消毒纱布。
(5)为了防止感染,可以服些消炎药,如麦迪霉素每次0.2g,每日4次;或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
(6)若伤口较深,接触泥土或脏物,还须速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手足生茧、鸡眼、水泡
手足因干体力活或走远路等原因而致生茧、起水泡,以及足部生鸡眼,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家庭应急处理]
(1)在起水泡或水泡破开处放置消毒棉花、纱布等,以免受到刺激。
(2)不要撕掉水泡处死皮或硬茧,以免感染。
(3)在鸡眼处外敷鸡眼膏,每隔2~4日敷一次,直至鸡眼处皮肤变白脱落,然后用创可贴外敷1~2日即可。
(4)如手足水泡处疼痛剧烈,须去医院诊治。
4. 皮肤破皮了可以用什么消毒最好
1、用酒精消毒就可以了。
2、处理:(1)口服:西替利嗪片,1片,每天1次(早上服);扑尔敏片,2片,每天1次(晚上服);(2)局部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尤卓尔)软膏或皮炎平软膏或卤米松乳膏涂,每天3次;(3)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和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鱼、虾等)。
5. 日常生活中皮肤受伤后,用哪种消毒方式才是最好的呢
日常生活不小心,难免摔伤、割伤、烫伤,许多家庭的小药箱里都常备消毒药水以备不时之需。谈到消毒药水,除了经常听到的红药水、紫药水,还有新出的碘类消毒剂,当然还有常见的酒精和双氧水等。虽然都是消毒药水,但用法上有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区别。
我们习以为常的红药水和紫药水,其实并不适合用作伤口消毒,前者具有污染性,后者具有致癌性。红药水又名红汞,通过汞离子解离后与蛋白质结合起杀菌作用,对细菌芽孢无效。汞能污染人体和环境,对汞过敏者还会因使用红汞引发接触性皮炎,大部分医院都已不采用它来消毒。紫药水又叫龙胆紫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皮肤、黏膜消毒防腐剂。但近年来研究发现,紫药水中的龙胆紫是阳离子碱性染料,而后者是一种致癌物质。英国卫生部门就已通告将紫药水的使用范围缩小到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损的皮肤,严禁内服和涂抹于口腔、肛门、尿路等黏膜处或破损的皮肤伤口上,以防诱发癌症。
除了上述两种,酒精和双氧水也是家庭中比较常见的消毒药水,它们在使用中又需要注意什么呢?酒精用作皮肤消毒效果很好,每次打针之前涂的就是75%的酒精,但因为酒精刺激性很大,加上酒精本身的杀菌原理也对伤口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酒精一般不用作伤口的消毒。双氧水的刺激性很小,具有消毒、防腐、除臭及清洁作用,建议家庭备用。它可以用于清洗创面、溃疡、脓痘、耳内脓液,缺点是稳定性不好,易变质。
碘类的消毒剂都不错。作为碘类消毒剂之一,碘伏(碘附、强力碘)的刺激性很小,用作皮肤、黏膜的消毒也是不错的选择,家庭也可常备。相比起来,碘酊(碘酒)的腐蚀性太强,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每次用完还要用75%的酒精脱碘,这些其实在碘酊的使用说明书里都有提及。总之,不同的消毒药水,需要“对症下药”,否则可能消毒不成,却引起不良反应。
“碘酒”由于碘酒的刺激性较大,应避免局部大剂量、大面积地使用,否则会造成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眼、鼻、口腔等部位粘膜娇嫩,构造特殊,不可直接使用。化脓性伤口,因脓性分泌物和伤口内部的脂肪会与碘起反应,生成化学合成物而使其失效,所以不可直接使用。而且,碘酒不得与红药水同时混擦,以免碘与汞反应生成剧毒的碘化汞,不仅失去了杀菌作用,而且会腐蚀皮肤引起溃烂,甚至在吸收过多后会引起汞中毒。尤其应注意的是,对碘高度过敏的人可引起严重的发热与全身性皮疹反应,应禁止使用!
家备安多福伤口创面消毒液较好。,它对于大多数细菌都有杀灭作用,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治疗烫伤,促进伤口愈合等。在医院一般用于手术前消毒手;手术前皮肤消毒;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等。
烧伤、冻伤、刀伤、擦、挫伤等一般外伤用安多福伤口创面消毒液,消毒效果很好。由于它刺激性小、较之碘酒、酒精刺激性小,易于被病人接受,而且用途广泛,效果确切,基本上替代了酒精、红汞、碘酒、紫药水等皮肤粘膜消毒剂。虽然安多福消毒液已在医院广泛使用,但非医务人员对消毒液的了解还不多,经常还有人到医院开一些诸如红汞、碘酒、紫药水备用。安多福伤口创面消毒液不但消毒防腐效果好,它是一种淡棕色溶液,擦在身上,易散发,不会因此污染衣物。鉴于安多福消毒液以上种种优点,家庭中备一点安多福消毒液作为应急是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品对碘过敏者应慎者;烧伤面积大于20%者,不宜局部用;对孕娠和新生儿使用大面积时应谨慎;非医务人员除用于皮肤损伤如:烧伤、冻伤、擦、挫伤等创面的消毒治疗外,其他治疗应询问有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