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整形美容 > 幼果树怎么整形

幼果树怎么整形

发布时间:2021-01-27 13:25:49

1. 果树怎样进行整形

应用修剪等措施,使果树的骨干枝和树冠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形状的技术。整形可以克服多年生果树在长期生长过程中,枝群拥挤,自生自灭,过密过疏,参差不齐的弊端,而使树冠各类枝条如主枝、侧枝及结果枝组等有一定的比例和明确的主从关系。使树冠按果树生长特性长期维持一定的形状,藉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达到既有牢固骨架,又能早期丰产,长期优质高产,延长盛果年限。

简史

果树栽培的初期是放任生长的,17世纪中叶,法国为使庭院果树配合景观,把果树树冠强制性的修整成立体的几何形状(图1),以追求果树的姿态美观。19世纪末,果树栽培由庭院向郊区扩展,对减少投资,节省劳力,充分利用空间有了新的要求,繁琐的人工强制整形,被自然形整枝所取代。20世纪初,针对自然形树冠过大,结果部位外移,内膛容易空虚等弊端,又从自然形逐步改进为人工自然形的整枝。20世纪30年代英国培育出了苹果的矮化砧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生产上开始推行苹果短枝型品种,随着矮化密植栽培的发展,要求降低树冠高度,缩小树冠体积,减少骨干枝级次,增加枝组和结果枝的比例,果树整形技术再次发生变革,出现了树篱形与纺锤形等树形(图2)。

图2中国古代果树整形技术比较简单。一般均任其自然生长,多数为自然形。19世纪后期,从欧美和日本引进苹果、洋梨、樱桃等果树的同时,也传入了整形技术,初期强调人工强制造形,影响果树适龄结果。20世纪30年代起,逐步转向人工自然形,北方落叶果树创造了主干疏层形、自然开心形、三挺身形及丛状开心形等;南方常绿果树,则以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及变则主干形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矮化密植栽培的发展,提出了中干小冠形、二层开心形等树形(见树形)。

整形依据

果树整形不仅要考虑单株个体的合理树形,还要注意果园群体结构的变化过程,使果树的一生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幼树个体独立性大,空间充裕,光照条件好,单株树形结构可稍密集,可以高留中心干(见骨干枝),树形可稍高,随着树龄增加,树体扩大,树冠开始交接,树冠内膛和下部光照逐渐恶化时,树形也要有所变化,如疏除中心干,逐步落头开心或加大层间距,骨干枝回缩等等。果树整形要依树种、品种不同的生长势、发枝习性和结果习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苹果、梨、枣、柿、橄榄等果树干性强,宜采用有中心干树形;核果类和石榴等果树干性弱,宜采用无中心干树形;柑橘、板栗、核桃、荔枝等,介于其间,可采用自然圆头形或自然中干形;葡萄、猕猴桃等蔓生果树,则宜用棚架或篱壁形。果树整形还要依据栽植地区的环境条件,如土壤肥沃、雨多、生长期长的地方,宜用骨午枝稀疏的大树冠,反之,则用小冠形。冬季低温,决定果树是否要埋土防寒,如葡萄在冬季无需埋土的地方,可采用高宽垂形,而越冬需埋土的地区,则宜用小棚架单干形,苹果则需采用匍匐形。

树形结构

树形由两类枝构成,一类称骨干枝,包括主干、中心干、主枝、侧枝,构成树形的骨架;一类称枝组,由各类营养枝、结果枝和辅养枝构成整个树冠,并起营养树体和结实的功能,整形过程主要是确定主干高度,中心干的有无,主枝数目和在中心干上分生的位置与开张角度,以及侧枝数目与着生位置。主干的高矮与栽植密度、果园位置及最后树高有关,一般树冠高度,不能超过行距的3/4。在干寒多风、瘠薄山地的矮生果树,树干宜矮,如20~30厘米;在高温多湿、肥沃平坦土地上稀植的高大乔木果树,树干宜高,如40~60厘米。高干,树生长较慢,顶端优势强,成形迟;矮干,树生长快,成形早,结果期也早。具有中心干的树,容易维持树势,寿命长,结果面积较大,但容易出现树冠上强、内膛空虚的问题:无中心干的树形,树冠内膛光照好,果实质量较高,但树势不易长期维持。在生产中,有干树形常采用前期留中心干,成龄或树冠交接后逐步回缩中心干,落头开心;而无中心干的树形,常在生长后期,在其中某主枝上选留斜生向内上方生长的假“中心干”,以维持树势,主侧枝的数目,一般宜少不宜多,或先多后少,有中心干的树,主枝应分层选留,第一层主枝分枝角度宜较大(50°~70°),第二层稍减小,以保持上、下层之间有一定空间,改善树冠内膛光照,保证下部、内膛的叶片每日至少能有2~3小时直射光照。各层主枝的方向宜错落分开,便于充分利用空间,主枝间的生长势应维持平衡,使下层强于上层,主枝强于侧枝。开张角小,留枝量多时,枝势转旺;反之则转弱。故可以通过改变各主、侧枝延长枝的开张角度和疏留各枝上的营养枝数量予以调节。

整形原则

果树整形是幼龄果树修剪的一项主要工作,首先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结果习性,栽培管理制度,土壤气候条件确定树形,采用人工自然形的整形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因树修剪,随枝作形

果树在生长过程中,芽的萌发和枝的发生是不尽相同的,在苗木质量不一致,砧木种类不同的情况下尤其明显。在实践中几乎很难找到两株在发芽抽枝方面完全相同的幼树,如果严格按预定的树形结构去整形,必然将不合要求的枝条全部剪除,令其重发新枝,这样必然延迟成形,推迟结果年限。因此,只能随枝整形,培养与标准树形相似的骨干枝结构。以主干疏层形为例,对第一层3个主枝,既可邻近,也可邻接,1年或2年选定均可,偶有4个也可,只求相互方向错落,而开张角度大小也可逐年培养,称之谓“有形不死、无形不乱”。这样成形易、结果早。

统筹兼顾、轻重结合

整成合理树形,是为了长期高产,要求骨架牢固。修剪时,应保证骨干枝的生长优势,但为了提早结果,又必须尽量多留枝叶,促发花枝,因此整形初期应当兼顾。果树每年抽生发育枝,随着树龄增长,在发育枝数量激增的情况下,除选留骨干枝外,还必须保留一定数量的辅养枝,或作为未来骨干枝的预备枝,这在有中心干的树形,或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等整形上都要有全面的规划。所以,在幼龄时期应以轻剪为主,多留枝叶,扩大营养面积,同时,对骨干枝应重剪助势,对辅养枝宜轻剪缓势,为早成花,早结果创造条件。以后随着枝群增加,树势缓和,逐步加重修剪量,以维持骨干枝的生长优势。

平衡树势、从属分明

不同植株之间,或同一植株的各类枝条之间,生长总是不平衡的。整形时,就应通过抑强扶弱,正确疏截,以保持果园树株群体之间长势近于一致,一树的各主枝之间及上下层骨干枝之间的长势平衡和从属关系,实现果树上下、内外均衡结果,高产优质。

整形方法

主要通过休眠期的修剪完成,必要时辅以支撑、引缚等手段,使骨干枝能按计划的方位和角度形成。在生长旺盛,生长季节长或矮化密植等情况下,为加速成形,常辅以生长季节的摘心、短截,疏枝、拉枝、拿枝等方法,效果更理想(见夏季修剪)。整形的第一步是按主干的高度加上整形带(要求抽生主枝的枝段)修剪,称定干。在第一个生长季的后期,从主干整形带内发生的枝条,选留主枝和中心干。如生长旺盛,在第一个生长期中主枝或中心干已达预定的长度,则可在适当部位选留饱满芽摘心,使按预定方向向外延伸,并维持树势,加速成形,其余枝条则按其生长势处理。一般采用轻剪长放,拉平等措施,增加枝叶量,但以不妨碍中心干或主枝的长势为度。第二年除继续培养主枝或中心干外,再以上法选留侧枝,并区分骨干枝与枝组的不同修剪方法(见修剪)。对于干性强的树种或品种,为防止上强下弱,中心干可令其弯曲上升,干性弱者,中心干应长留使继续维持优势。一般5~7年可完成整形过程。

2. 果树中幼树整形轻剪阶段原则是什么

大体在70年代,我国北方落叶果树的整形修剪制度随着矮化密植栽培方向的出现开始变革。这一时期以山东为中心,一方面总结以前对幼树剪截过重所造成结果年龄推迟的教训;另一方面吸收西方国家对矮化密植果树实行简化修剪的优点,从而对幼树修剪提出了“轻剪缓放多留枝”的修剪原则。

这一修剪制度的核心是强调果树的早期丰产,重视幼树结果枝组的尽早培养,使幼树的结果年龄明显提前。但这个“经”传到其他地方以后被很多“歪嘴和尚”念歪了,把轻剪变成了“不剪”,把缓放变成了“永放”和“乱放”,把多留枝变成了“全留枝”和“傻留枝”。惟一的修剪措施是拉枝加环剥,无论栽植稀密,无论生长势强弱,无论结果枝还是骨干枝,千篇一律,同等对待。很多修剪者只强调幼树的早结果和多结果,却忽视骨干枝的培养和树体质量管理。甚至有的对骨干枝实行一年多次连续环剥,通过重伤削弱促进成花结果。

这样,早果丰产的目的是达到了,但幼树自小就被迫接受掠夺性超负荷生产,当树体进入盛果期以后树势衰弱很快,轻者发生“大小年”,重者形成“小老树”。这种树未老先衰,枝条细弱无力,不仅负载力小,而且抗逆性很差,容易发生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这种现象在土肥水营养管理较差的果园更加严重,树体被累累果实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甚至死去活来。其后果不仅影响盛果期的产量与质量,更重要的是衰弱后的树体营养亏损严重,极易招致病虫害加速树体衰亡,缩短结果寿命。由此看来,“轻剪缓放多留枝”这种剪法虽然在提法上没错,但其中贯串的“以果压冠”和“随枝作形”的思想容易误导修剪者忽视树势和树形,人为地加重树势衰弱和树形紊乱,从而影响中后期产量。尤其是“随枝造形”的修剪技术灵活性太大,具体操作起来较难,素质较低的广大果农不易掌握。群众感到有“放则容易缩则较难,留则容易疏则较难,乱则容易理顺则较难”等问题。因此认为,幼树修剪时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树形,而且必须通过连续修剪按形整树,不可提倡和采用放任多年后再“随枝作形”的粗放剪法。

3. 小果树如何修剪

方法/步骤1:
开心型结构: 结果母枝在主枝及侧枝上均匀分布,平均间隔10~15 cm。培养结果母枝以侧生枝为宜,缺枝时可用背上或背下枝代替,或刻芽促萌

方法/步骤2:
幼树期的树形为有头树形,通常在中心干上均匀分布10~12个主枝,主枝间隔25~30 cm

方法/步骤3:
过渡期的整形修剪方法如下:①环剥促花。5~6 年以后树体骨架及结果枝轴已基本形成,可环剥促花,控制树体的旺长。②疏枝提干。从第5、6年冬剪开始,可从基部逐年疏枝向上提干,每年疏枝1~2个,到第8年过渡期结束时,全树主枝由初10~12个过渡到4~5个。③落头开心。落头开心可与疏枝提干同期进行,也可在提干1~2 a(年)后进行。

方法/步骤4:
3.3成形期 在成形期,苹果树开心形的树形结构基本稳定,但以主枝为中心的扇状枝群仍在缓慢扩大,由于树冠缓慢扩展,在过渡期保留的4~5个主枝之间,上下左右重叠现象可能日渐明显

方法/步骤2
方法/步骤1:
主干疏层型树形结构:干高60 cm以上,树高3~3.5 m左右,全树有5~6个主枝,分2~3层排列,第1层3个,第2层l~2个,第3层1个(或无第3层)。1、2层间距70~2500px,2、3层间距60~2000px。第l层的层内间距15~20 cm,第1层主枝上有1~2个小侧枝(也可没有侧枝)。第2层以上各主枝上不留侧枝,只保留较大的枝组。

方法/步骤2:
进入初果期间后,主枝数量已经选够,树冠也基本占满空间。修剪时,主枝延长头可不再短截,采用撑、拉、吊、背后枝换头的办法调整角度。同时要注意保持骨干枝之间的从属关系,同级主枝的粗度、长度,角度要基本平衡。中央干要强于主枝,下层主枝强于上层主枝。对过强的枝,要疏去其上的直立旺枝.

4. 生长季的果树怎样整形修剪

果树生长季修剪:夏剪主要是利用和控制生长季果树营养物质的制造、输导、消耗、贮存的运输规律,来解决果树生长和结果的矛盾。(1)摘心是指对尚未停止生长的新梢,摘去嫩尖,使新梢暂时停止生长,一般摘心的作用可维持7~10天,随着二次梢的萌发,其作用随着消失。(2)剪梢,对当年生的新梢,剪去枝条的一部分,它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分枝,在核果类提前整形时应用,但一定要注意剪口芽(枝)的方向。(3)拿枝又叫拧枝、捋枝。是指对个别旺而不易成花而扰乱树形的枝条,自基部向顶端捋拧,只伤木质部不伤皮层,达到缓和生长,促进中短枝的形成的目的;亦有将枝条从基部拿弯,发出清脆的折裂声,改变其方位,利于花芽的形成。(4)扭梢,将直立的新梢在近枝条基部,扭转90°~180°,使新梢平伸或下垂,改变生长方位,控制其生长,促进花芽形成。(5)环剥,在枝干的韧皮部剥去周围一圈,宽度以数个月内能完全愈合为准,一般为枝或干粗的1/10,剥口要光滑,并用塑料薄膜将剥口包扎,在花芽分化前环剥,可利于花芽形成;在开花期环剥可提高坐果率,倒贴皮是指剥后的树皮倒过来贴在环剥口上,效应比环剥稍弱,但伤口易愈合。环割是对枝条用刀环割但不剥皮,作用强度小。(6)刻伤,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在需要发枝的芽子以上1厘米处,横切一下,深达木质部,使伤口下的芽萌发;如刻在芽的下方,可促进花芽形成。(7)圈枝,圈枝可以两枝对圈,亦可单枝圈,但圈必须是平放的,不能上下圈。(8)果台枝摘心当果台枝长到5~6片叶时,为了防止新梢与果实争夺养心,可行摘心。

5. 什么是果树的整形和修剪

果树的整形和修剪,从广义方面讲,包括整形和修剪两个方面。整形,是根据不同果树种类的生长结果习性、不同立地条件、栽培制度、管理技术以及不同的栽培目的要求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培育一个较大的有效光合面积,能负担较高的产量,便于管理或宜于观赏的合理树体结构;修剪,是根据不同果树种类的生物学特性或美化和观赏的需要,通过人工技术如短截、疏枝、摘心、回缩等或化学药剂,对果树的枝干进行处理,促进或控制果树新梢的生长、分枝或改变生长角度,使造成符合果树生长结果习性或有观赏价值的树形,以改善光照条件、调节营养分配、转化枝类组成,调节或控制果树生长和结果的技术。整形,是通过修剪完成的;修剪,是在一定树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整形和修剪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也是果树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获得优质、丰产、高效、低耗所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果树的整形和修剪,是果树栽培管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但并不是唯一的增产技术。它和不同树种、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树龄大小、长势强弱,以及不同的立地条件、土肥水等综合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是密切相关的,而且,只有在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在树体生长正常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整形修剪技术,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果。

整形,主要是指在果树的幼龄期间,根据其生长结果习性及不同的栽培目的,决定将其整成什么形状。所以,整形是修剪的第一步。为了获得理想树形,就需要进行修剪,以便使树干的高低适当,主、侧枝的方位、距离和长短相宜,彼此间生长均衡,既不过强又不过弱,成形后,为获得稳定的优质丰产,还要根据需要年年进行修剪,如疏枝、短截或开角、摘心等,以延长经济结果年限,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直至树体衰老,失去经济价值后,再行全园更新。

总之,整形是在不违背果树自然生长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修剪技术,把树体整成具有一定形状、枝条分布合理、枝条着生方位适宜、结果面积大、骨架牢固的树形;在整形的基础上,通过修剪经常的调节果树生长和结果的平衡关系,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土地和空间,使枝组配备合理,长、中、短枝比例适宜,以利提早结果和早期丰产,并连年优产、丰产、稳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 盆栽果树怎样进行整形,修剪

果树的整形和修剪,从广义方面讲,包括整形和修剪两个方面。整形,是根据不同果树种类的生长结果习性、不同立地条件、栽培制度、管理技术以及不同的栽培目的要求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培育一个较大的有效光合面积,能负担较高的产量,便于管理或宜于观赏的合理树体结构;修剪,是根据不同果树种类的生物学特性或美化和观赏的需要,通过人工技术如短截、疏枝、摘心、回缩等或化学药剂,对果树的枝干进行处理,促进或控制果树新梢的生长、分枝或改变生长角度,使造成符合果树生长结果习性或有观赏价值的树形,以改善光照条件、调节营养分配、转化枝类组成,调节或控制果树生长和结果的技术。整形,是通过修剪完成的;修剪,是在一定树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整形和修剪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也是果树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获得优质、丰产、高效、低耗所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果树的整形和修剪,是果树栽培管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但并不是唯一的增产技术。它和不同树种、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树龄大小、长势强弱,以及不同的立地条件、土肥水等综合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是密切相关的,而且,只有在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在树体生长正常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整形修剪技术,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果。
整形,主要是指在果树的幼龄期间,根据其生长结果习性及不同的栽培目的,决定将其整成什么形状。所以,整形是修剪的第一步。为了获得理想树形,就需要进行修剪,以便使树干的高低适当,主、侧枝的方位、距离和长短相宜,彼此间生长均衡,既不过强又不过弱,成形后,为获得稳定的优质丰产,还要根据需要年年进行修剪,如疏枝、短截或开角、摘心等,以延长经济结果年限,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直至树体衰老,失去经济价值后,再行全园更新。
总之,整形是在不违背果树自然生长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修剪技术,把树体整成具有一定形状、枝条分布合理、枝条着生方位适宜、结果面积大、骨架牢固的树形;在整形的基础上,通过修剪经常的调节果树生长和结果的平衡关系,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土地和空间,使枝组配备合理,长、中、短枝比例适宜,以利提早结果和早期丰产,并连年优产、丰产、稳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7. 幼龄期果树如何修剪

幼树的修剪目的有二:一是培养骨架结构使树体尽快成形;二是促进成花结果使产量尽快增加。前者是考虑长远问题,后者是考虑眼前利益,幼树修剪时注意要处理好这长远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将二者统一起来,边整形,边结果,整形结果两不误。

(1)整枝作形

果树在幼龄期,由于体小枝叶少,树冠的通风透光问题不是主要矛盾。所以,修剪的任务首先是培养骨干枝,以使树冠尽快扩大而占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除少数果树以外,多数乔木果树的树冠均可采用留有中心干的主干形,在中心干上根据目标树形结构的要求分层或不分层地合理排列主枝,在主枝上再根据需要培养侧枝。幼树整形一般要求7~10年完成。

(2)修剪原则

幼树的树性是生长健壮,容易发枝,这是幼树整枝作形和开花结果的基础,过去修剪上常说的“小树旺,不发愁,小树弱,痛死头”,就是这个道理。然而这种健壮生长必须符合枝条管理的要求,而不是任其失控性的自然疯长。所以,幼树修剪应遵照以下两条原则进行。

①以促为主,促控结合 幼树的枝条一般不怕多,而怕少,不怕强,而怕弱。所以,修剪时应以促为主。但也考虑到不同枝条间的局部优势所造成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因而还应促控结合。这个原则的具体修剪要求是:对树冠整体来说,促下部,控上部,促内部,控外部;对一个枝条来说,促后部,控前部,促春梢,控秋梢;对枝组来说,促短枝,控长枝,促弱枝,控强枝;对不同枝条来说,促骨干枝,控辅养枝;对根系来说,促小根,控大根,促平根,控直根;对不同植株来说,促永久株,控临时株。总之,幼树修剪时对枝条要相对分工,有促有控,进行合理的安排。

②以轻为主,轻重结合 幼树在整形的同时,要使其快成花,早结果,就必须多用轻剪缓放的方法促发中短枝。但也考虑到培养各种不同类型的枝组,对一些有较大空间的枝条也可采取连续短截或截放结合的方法,以形成比较紧凑的枝组。对各级骨干枝的延长头应在中部的饱满芽处进行短截,以保证其生长优势。

(3)修剪内容与步骤

幼树修剪应围绕培养骨架和促花结果两大中心任务进行,力求二者同时并进,相互配合。为了保证修剪质量和提高修剪效率,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①培养骨干枝 中心干和主、侧枝的延长头,应根据其从属关系在中部留饱满的外芽进行短截,并按要求调整好其基角、腰角与梢角。

②留用辅养枝 骨干枝选好后,其余枝可按辅养枝留用,具体的修剪方法应根据枝条的姿势与长势区别处理。一般平斜、不垂的中庸枝可进行缓放,直立旺长枝则应先采取弯曲、造伤的方法将其削弱,然后再进行缓放,促其甩出中短枝开花结果。这种将枝条长放不动使其生长势力得以缓和后自然成花结果的经验,果农称为“放长线,钓大鱼”。

③连续修剪 利用冬、夏剪结合的方法,不断调整和固定枝干、枝条的生长角度与方向,保证骨干枝的生长优势,控制非骨干枝的过头生长,使树冠按目标树形的结构发展,按计划的时间成花结果。

8. 盆栽果树怎么整形

盆栽果树以观赏花果为主,对树形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基本原则是树专冠结构简单,大枝少,小属枝多,树形自然灵活而富有生气。树干在造型上不象盆景树桩那样要求高,但也应根据树性和分枝位置等具体情况采用直、斜、曲、扭等多样化的形式。

树高和冠径要考虑与盆器大小相协调。除蔓性果树以外,一般乔木果树的树干与树冠的总高度以盆高的2倍左右为适,多在100厘米以下,其中干高不超过20厘米。对于过高的树干,可用弯曲或倾斜的方法将树冠的位置降低。冠径一般为盆径的1~3倍。骨干枝一般1~4个,枝条分枝的级次不超过6~8级。整形的中心任务是,围绕树体的平衡生长定位定向地培养出几个均等均匀的骨干枝,以控制大型枝干的自由发展。

9. 果树中幼树整形重剪阶段特点是什么

大体在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北方的落叶果树在整形修剪方面,曾以辽宁为中心深入研究和推专广了属适合乔化稀植的丰产树形及其修剪方式。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幼树期骨干枝的培养,树形规则,结构合理牢固,中后期产量高而稳,树体寿命长。据说当时辽宁一个省在此方面的研究就形成过八大派,可见这一时期对丰产树形的研究之盛。

这次研究热潮在我国果树整形修剪研究史上至今为止也可以说是空前的,当时对提高我国果农的剪树技术水平促进果树生产发展的作用是重大的。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剪法由于过于强求造形,对幼树的多数枝条施行连续多年的重截,过分地干扰了果树地上部与地下部二者的平衡发展,使幼树的树冠在恢复平衡的过程中长时期发生旺长,树势难以缓和,迟迟不能形成中短枝开花结果,从而影响早期产量。比如苹果树的开始结果年龄,红星树需要5~6年,国光树需要7~8年。由此看来,这种剪法对幼树来说修剪量有点过重,没把果树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看成是一个平衡的系统,把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关系看得过于孤立和对立,忽视了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互补性和连续性。

阅读全文

与幼果树怎么整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5岁干性皮肤起痘用什么护肤品 浏览:290
深海娜美皮肤多少钱 浏览:532
正品减肥多少钱 浏览:837
蒙妮坦美容养生馆靖南店怎么样 浏览:417
兰州哪里有白癜风医院 浏览:50
做隆鼻哪里整形医院比较好 浏览:590
怎么测试皮肤的年龄呢 浏览:516
植藻水能量化妆品多少钱一瓶 浏览:350
赣州市皮肤病哪里最好的医院 浏览:741
晩上吃什么水果减肥 浏览:824
上海美容纹眉多少钱 浏览:506
汽车美容店换机油要什么证 浏览:196
八大处整形外科医院住哪里 浏览:612
化妆生产许可证号在哪里 浏览:212
中性皮肤适合用哪个护肤品比较好 浏览:192
舟山妇科医院怎么样 浏览:928
皮肤敏感期擦什么护肤品 浏览:755
水剂类化妆品包括哪些 浏览:921
珠海整形医生方明技术怎么样 浏览:567
无锡整形哪里好擅选玛利亚重点 浏览:317